字词 | 成兆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成兆才1874—1929河北滦县人 成兆才
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藝名東來順,河北灤縣人,1874年 (清同治十三年) 生。幼年喜戲劇,曾拜師學藝。1901年開始作“彩粉蓮花落” (即評劇) 專業演員,以演老生、老旦、丑角等著稱。1929年逝世。年55歲。創作、改編劇本《楊三姐告狀》等百餘種。有《成兆才評劇劇本選》行世。 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剧作家。艺名东来顺。河北滦县人。出身贫苦,早年业余学戏。1901年开始做“彩扮莲花落”(早期评剧)专业演员。随后从事创作和改编评剧剧本工作。当时评剧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在他的努力提倡和艺术实践下,才逐渐盛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创作、改编剧本100余种,部分编为《成兆才评剧剧本选》。 ☚ 陈去病 金天翮 ☛ 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近代评剧作家、评剧演员。字捷三,一作洁三,艺名东来顺。河北滦县人。出身贫苦,曾为地主佣工。十八岁从艺人金开福习唱莲花落,成为职业莲花落演员。三十六岁时与月明珠等组织庆春班(后改称警世戏社),广泛借鉴河北梆子、京剧的唱腔、伴奏、表演程式和脚色行当等,对莲花落进行全面改革,创造出平腔梆子戏(即蹦蹦戏、唐山落子),奠定了评剧艺术的基础。创造和改编剧本有九十余种,其中《王少安赶船》·(又名《舍命追舟》或《玉镯记》)、《花为媒》(又名《张王巧配》或《张五可》)、《马寡妇开店》、《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等最为著名。风格明朗,形象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成兆才评剧剧本选集》。 ☚ 梅雨田 刘鸿声 ☛ 成兆才戏曲作家,河北滦县绳家庄人。1874年生,1929年去世。出身贫苦,幼时给地主放猪、拾柴、打短工、在河北梆子戏班里当水锅(烧开水的),饱尝辛酸。1892年,从莲花落艺人金开福学艺,工旦角、兼学丑角,吹、拉、弹、唱样样皆能。最初与著名莲花落艺人李春盛等合作演出,1912年在唐山与王凤亭共同创建“永盛合班”(后改名“唐山首创警世戏社”),从此不再演出,专心编写新戏。一生作有剧本近百个,多数被毁坏,今存48个。评剧《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杜十娘》等,都出自他的手笔。1958年,河北、黑龙江二省曾联合召开“成兆才纪念会”,会后出版有《成兆才剧本选集》等。 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清末评剧演员、剧作家。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滦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年青时曾为地主当佣工。十八岁起从莲花落艺人金开福学艺,二十二岁正式成为彩扮莲花落演员。他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初演旦角,后演老生、老旦、丑等角色。曾辗转演出于冀东各县。1909年与月明珠、佘钰波、李春盛、张玉琛等创办了庆春班(永盛和班与警世戏社前身),并进入唐山,广泛吸收了河北梆子、皮影戏等艺术的音乐和表演,对莲花落进行全面改革,使其发展成评剧这一新剧种。平生创作和改编剧本九十余种,其中 《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花为媒》、《杜十娘》、《占花魁》、《杨三姐告状》等最为著名。1919年以后,随班到东北各地演出,并担任教师和编剧。 ☚ 李文瀚 曲艺 ☛ 成兆才1874—1929近代著名评剧演员、剧作家。艺名东来顺。河北滦县人。出身贫苦农家。少为拥工,业余学戏。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开始作“莲花落”演员,演老生、老旦、丑。在评剧形成过程中颇有贡献。创作、改编剧本一百余种,以《杨三姐告状》、《花为谋》、《占花魁》等较著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