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戊戌六君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戊戌六君子 参见“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1865—1898)、林旭(1875—1898)、杨锐(1857—1898)、刘光第 (1859—1898)、杨深秀(1849—1898)、康广仁(1867—1898)。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政治要求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向光绪皇帝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组织强学会,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得到部分官员的支持。1898年4月又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倡设保国会,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自6月21日起光绪帝连续颁发一系列广开言路,办农会、商会,允许私人办工厂,编制国家预算等维新法令,锐意革新。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掌握军政实权,坚决反对维新变法,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幽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 刘弹子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 戊戌六君子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为推翻维新变法、恢复旧制,发动宫廷政变,囚禁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企图推翻新政。八月十三日(9月28日)以“大逆不道”罪,将谭嗣同、康广仁、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等六人于北京菜市口处死。史称六人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Wuxu liujunzi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 谭嗣同 义和团运动 ☛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Wuxu liujunzi清末戊戌变法时六位维新派人物,即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百日维新中应征入京,得光绪帝赏四品卿衔,受命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为维新运动中激进派领袖。林旭,(1875—1898)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98年9月被光绪帝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积极参加变法运动。杨锐, (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变法中光绪帝授其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机务。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帝赏其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并称“军机四卿”。杨深秀,(1849—1898)原名毓秀,字漪村,号孴孴子,山西闻喜人。参加维新运动。康广仁,(1867—1898)名有溥,字广仁,号幼博,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胞弟,参加新政。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帝,推翻新政。28日,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被捕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时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 康有为 聂士成 ☛ 戊戌六君子1898年(戊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28日,将维新派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等六人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戍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为推翻维新变法、恢复旧制,发动宫廷政变,囚禁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企图推翻新政。八月十三日(9月28日)以“大逆不道”罪,将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等6人于北京菜市口处死。史称6人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见“戊戌政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