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戊戌六君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戊戌六君子

 参见“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1865—1898)、林旭(1875—1898)、杨锐(1857—1898)、刘光第 (1859—1898)、杨深秀(1849—1898)、康广仁(1867—1898)。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政治要求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向光绪皇帝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组织强学会,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得到部分官员的支持。1898年4月又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倡设保国会,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自6月21日起光绪帝连续颁发一系列广开言路,办农会、商会,允许私人办工厂,编制国家预算等维新法令,锐意革新。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掌握军政实权,坚决反对维新变法,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幽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 刘弹子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

戊戌六君子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为推翻维新变法、恢复旧制,发动宫廷政变,囚禁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企图推翻新政。八月十三日(9月28日)以“大逆不道”罪,将谭嗣同、康广仁、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等六人于北京菜市口处死。史称六人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Wuxu liujunzi

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参见《谭嗣同》条)。
康广仁(1867-1898)名有溥,字广仁,号幼博。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胞弟。自少鄙弃八股科考,认为国家弱亡皆由八股锢塞人才所致。曾纳赀为小吏,深感官场黑暗,挂冠而归。从美国人嘉约翰学西医,计划在上海创设医学堂,未成。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2月和徐勤等在澳门创办《知新报》,宣传维新变法。后到上海倡设女学堂。和梁启超、谭嗣同等发起成立戒缠足会。创设大同译书局,刊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1898年春挟金赴京,协助康有为开展维新运动。主张废八股,开民智。与御史宋伯鲁谋议上书,请变生童岁科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得旨允行。由于看到顽固守旧势力强大,变法难以进行,屡劝康有为离京南归,收徒讲学,培养维新人才,待机变法。戊戌政变时被捕,在狱中说:“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从容就义。
杨深秀(1849-1898)字漪邨,本名毓秀,号子。山西闻喜人。1889年(光绪十五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1897年底授山东道监察御史,立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次年3月和御史宋伯鲁发起关学会,讲求变法。4月列名康有为组织的保国会。与康有为过从甚密,不少奏疏是和康有为商量后写成,或为康有为代拟。6月1日上新政条陈5篇,请明定国是, 宣布变法; 请厘正科举文体, 废弃八股, 改试策论; 请议游学日本章程, 派遣近支王公游历; 请筹款译书。又多次奏劾阻挠变法的守旧大臣。曾对文悌说:“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矣!”(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四)被文悌告发。戊戌政变时被捕,遇害。遗著有《雪虚声堂诗钞》、《杨漪邮侍御奏稿》、《闻喜县新志》。
林旭 (1875—1898) 字暾谷, 号晚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举人出身。好为歌诗。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针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上书请拒和议。同年捐赀为内阁中书。1897年进张元济等创办的西学馆学习。1898年创立闽学会, 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4月参与发起保国会,任董事。因仰慕康有为, 受业于康。曾为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作跋, 推扬今文经说。百日维新中, 受到光绪帝召见, 赏四品卿衔, 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参与新政。戊戌政变前夕,曾把光绪帝的密诏带给康有为,共商援救光绪的办法。戊戌政变时被捕,遇害。年仅24岁。遗著有 《晚翠轩集》。
杨锐 (1857—1898) 字叔峤, 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 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 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强学会被封禁后, 又联合会中志士抗争。清廷在强学会旧址基础上设立官书局,命其参与选书事宜。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而每于集会时常当众假寐。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康有为相交, 但变法主张多有不合, 攻击康 “多谬妄”,声称要对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变时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 被害。遗著编为 《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1883年 (光绪九年) 中进士, 授刑部主事。为官清廉, 不媚权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上书建议变法求强,刑部堂官阅后震恐,不敢代递。1898年春列名保国会。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参与新政。曾与谭嗣同一起批驳守旧派曾廉请杀康有为的奏疏, 但又经常依违于维新与守旧之间,处理政事尽量“无新旧畛域”,使 “维新守旧, 咸得其宜” (刘光第: 《与厚弟书》, 《衷圣斋文集》)。戊戌政变时被捕, 遇害。年仅39岁。遗著有《衷圣斋文集》、《介文堂诗集》。

☚ 谭嗣同   义和团运动 ☛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Wuxu liujunzi

清末戊戌变法时六位维新派人物,即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百日维新中应征入京,得光绪帝赏四品卿衔,受命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为维新运动中激进派领袖。林旭,(1875—1898)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98年9月被光绪帝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积极参加变法运动。杨锐, (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变法中光绪帝授其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机务。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帝赏其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并称“军机四卿”。杨深秀,(1849—1898)原名毓秀,字漪村,号孴孴子,山西闻喜人。参加维新运动。康广仁,(1867—1898)名有溥,字广仁,号幼博,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胞弟,参加新政。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帝,推翻新政。28日,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被捕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时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 康有为   聂士成 ☛

戊戌六君子

1898年(戊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28日,将维新派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等六人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戍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为推翻维新变法、恢复旧制,发动宫廷政变,囚禁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企图推翻新政。八月十三日(9月28日)以“大逆不道”罪,将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等6人于北京菜市口处死。史称6人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见“戊戌政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