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而形成的关于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新的理论原则和思想观点。1986年1月15日首先在“关于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声明”中提出,并集中体现在他1987年11月所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其主要内容: (1)关于时代问题。他认为当今时代是“核武器的和高速度的时代”,核武器的发展,“使人类本身的生存成为问题”,因此“在核时代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2)关于两种社会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处于绝对停滞和萧条阶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优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上存在失误、矛盾和停滞”,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尚不具备列宁所说的那种榜样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抗,只能并且完全用和平竞赛与和平竞争的方式进行”。 (3)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他认为在核战争中不可能有胜利者,也不会有失败者,核战争“能使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在核时代,把战争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的说法已经不再适用”。 (4)关于安全与军备竞赛问题。他认为安全是相互的和不能分割的,同时安全又是普遍的,国际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和保障。(5)关于对外政策非意识形态化问题。他强调国家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反对把意识形态矛盾扩及国家关系方面,“不允许对外政策领域意识形态化”。(6)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问题。他强调要在公认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原则包括“无条件的和完全的平等”、“相互尊重”、“自愿的和多方面的合作”等。(7)关于原则性和灵活性问题。他认为“在坚持原则和立场时,必须有策略上的灵活性”,必须“准备作出相互可以接受的妥协”, “通过对话和接触、辩论和会谈走上克服对抗僵局的道路”。 (8)关于地区性冲突问题。他认为不能把别国或世界某一地区看成是自己的“世袭领地”。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应该不是对抗,而是“和平共处”,主张用政治手段来解决地区冲突,等等。 “改革与新思维”的出笼和实施,曾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密切关注和一定影响,成为东欧演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