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應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應龍傳説中龍之一種,有翼。《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驂赤螭虬之蚴蟉宛蜒。”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汙,魚龜媟之。” 應龍龍(龙)(1次)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有双翼的神龙。它以尾画地,形成一些线路,禹便依照这些线路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何画《天》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應龍1 應龍1 yìnglóng 神話傳說中天上神龍名。助黄帝殺蚩尤及夸父後,在地居於南方。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爲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又《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又“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後漢書·張衡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李賢注:“女魃,旱神也。北猶退也。應龍,能興雲雨者也。” 應龍1 (《山海經廣注》)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應龍2 應龍2 yìnglóng 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禹治洪水,有應龍助之,以尾畫地,疏導水流。其說始見於先秦。後又傳其爲龍之千歲以上者。《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鮌何所營?禹何所成?”王逸注:“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或曰: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决者,因而治之也。一云應龍何畫,河海何歷。”《淮南子·覽冥訓》 :“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虬。”高誘注:“一說:應龍,有翼之龍也。”《文選·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横汙,魚黿媟之,不覩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昊蒼也。”李善注引項岱曰:“天有九龍,應龍有翼。”《廣雅·釋魚》:“有翼曰應龍。”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水虺五百年化爲蛟,蛟千年化爲龍,龍五百年爲角龍,千年爲應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