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tài❶姿容,體態。傅毅《舞賦》:“姣服極麗,姁媮致態。” ❷情狀,態度,風致。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張衡《西京賦》:“命般爾之巧匠,盡變態乎其中。” 態“态”的繁体字。 上一条: 态 下一条: 能 態态(3次) 态度。固庸~也《章·怀》 犹有曩之~也《章·诵》 余不忍为此~也《离》 另见[變態][綽態][容態][修態] 態tai9142 “态”的繁体。 態tàiT021 “态”的繁体。 〖態〗 粵 taai3〔泰〕普 tài ❶ 意態,姿態。許慎《說文解字》:「〜,意也。」杜牧《阿房宮賦》:「一肌一容,盡〜極妍。」 ❷ 形態,狀態。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者,皆我有也。」
態态, 金文; 篆tài[能(聲意符,古音讀tài)+心(心意,意符)→態(《説文》:“態,意也。從心,從能。 ,或從人。”態,心有所向,形有所表〈心態〉。引申爲形態、動態、狀態、千姿百態。)] [唐] 韋莊《與東吴生相遇》:“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三回):“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却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黛玉〉有不足之症。” 態 ☚ 悍 怪 ☛ 態 (tài)能意兼聲。 【按】徐鍇曰:“臣鍇曰:心能於其事,然後有態度也。會意。”許慎釋爲“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