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慈恩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慈恩寺 慈恩寺 cí'ēnsì 座落於陝西西安城南。以唐高宗爲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而立,故稱。始建於隋,初名無漏寺。後毁,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於廢址重建,始稱今名。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僧玄奘於寺内起塔,即今大雁塔。金正大間寺宇廢毁殆盡,唯餘一塔。明天順間、清康熙間續有增修。現存大殿、經堂、厢廨及大雁塔等。參見本類“慈恩寺塔”。參閱宋·張禮《遊城南記》、雍正《陝西通志·祠祀一·西安府》、《嘉慶重修一統志·西安府四·寺觀》、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西京·外郭城》。 慈恩寺沈阳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草创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顺治元年(1644)重修。辛亥革命前后,陆续开始增建,至1919年,规模始备,列名“十方丛林”。寺院共占地万余平方米,总平面为矩形,共分为三路,主要建筑均座落于中路纵轴线上,最前端为天王殿,其后为大雄宝殿,再后为比丘坛,最末端为藏经楼。天王殿面阔三间,硬山式结构,布瓦顶。大雄宝殿是该寺的中心建筑,其面阔五间,明间及东、西次间各设格扇门六扇,东、西梢间置槛墙,其上为格扇窗,墙体磨砖丝缝,檐下饰传统彩绘。比丘坛为歇山式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青布瓦顶。藏经楼为硬山式结构,阁制二层,面阔七间,青布瓦顶,其内藏有明万历、清雍正、道光年间藏经2000函。南北两路建有斋堂、佛堂、禅房、方丈室等附属性建筑。寺院共有大小殿堂百余间,现为沈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198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恩寺参见《大慈恩寺》条。 慈恩寺 慈恩寺❶见 “大慈恩寺”。 ☚ 大慈恩寺 慈恩寺塔 ☛ 慈恩寺 慈恩寺❶见 “大慈恩寺”。 ☚ 大慈恩寺 慈恩寺塔 ☛ 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宗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4000米和平门外。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后来的高宗)为纪念其生母文德皇后进行扩建,改称“慈恩寺”。当时寺院规模巨大、阁楼千余间,寺内建有译经院。唐僧玄奘曾住此寺达8年之久,主持译经并创建法相唯识宗,也叫“慈恩宗”。其弟子窥基继续在此寺弘扬法相唯识宗。寺内有著名的大雁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加以修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