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意思能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意思能力

权利主体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并作出真实意思表示的能力,又称“识别能力”,包括认识力、预期力和表示力。学理上对意思能力的性质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意思能力属于生理能力;有人认为属于法定能力,是权利主体的行为能力的一部分;还有人认为是生理能力同法定能力的结合。大陆法系各国在实践中通常认为意思能力是法律行为有效成立的基础。对意思能力的确定,原则上须遵循法定标准。

意思能力

又称“识别能力”。自然人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并作出真实意思表示的能力。包括认识力、预期力和表示力。学理上对意思能力的性质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意思能力属生理能力; 也有的认为意思能力为法定能力,是自然人行为能力的一部分; 还有的认为意思能力是生理能力与法定能力的结合。大陆法民法实践通常认为意思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成立的基础; 对意思能力的确定原则上须遵循法定标准。

意思能力

意思能力

民事主体能正确识别、判断事务并决定其意思、作出表示的能力。民事主体的意思能力涉及其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侵权行为的性质和该主体能否承担责任的诸多问题。通常认为有意思能力即有民事行为能力,但意思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不是同一个概念。意思能力是一个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没有意思能力的人,不会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能力的有无是一事实判断,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则是法律的价值判断,是在确定一个人的意思能力的事实基础上依法作出的判断。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是法律基于最大多数人的情况作出的一般判断,而意思能力的有无,则应根据具体个案作出判断。所以现实生活中就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却有意思能力的情况,如一个不满10周岁的儿童却能考入大学。也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却丧失意思能力的情形,如一个因重伤陷入昏迷状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当然,一般情况下,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推定其有意思能力,有意思能力则也应有民事责任能力。

☚ 自然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   民事责任能力 ☛
000002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