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意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意守

意守

气功术语。集中意念于身内某部、或身外某物、或某种想象的用意方法。“意守”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意守”的位置,将“意守”分为“内守”和“外守”两类。内守:指意念集中于自身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意守涌泉、意守呼吸等。外守:指意念集中于自身以外的事物,如意守青山,意守某种令人愉悦的景象。 《气功养生学概要》根据“意守”用意的性质,将“意守”分为七类。
❶定位性意守,如意守丹田等;
❷定向性意守,如周天运转等;
❸节律性意守,如数息、随息等;
❹微动性意守,如意守某处肌肉的细微运动;
❺假借性意守,如趟泥步、抚球式等;
❻壮力性意守,如推山式、倒曳九牛尾等;
❼暗示性意守,如默念字句、诱导语等。

☚ 调心   意守经穴 ☛

意守

气功术语。指在气功锻炼中,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放”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意守一词是从“内守”、“守一”等词演化而来。“意”是指心之动而未表现于外者,是意念活动;“守”是指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是摄心归一,专其一处。气功锻炼用得最多的是意守下丹田。

意守

气功术语。即固定自己的意识于一处,守视不离。目的是使神志宁静,精气归根。和“凝神” 的意义雷同,可参见该条。

意守

意守

气功用语。是指练功中把意念放在某处,而达到排除杂念的目的。意守的方法很多。按照意守的部位,可分为内守和外守;又称守内景和守外景。内守是指把意念集中在腑脏或身体某经脉、穴位上。外守是把意念集中在身体以外的事物上,如天空、海洋、花草、树木等。按照意守的要求,又可分为有意意守和无意意守。有意意守是指意守的部位基本不变的;如上面所讲的内守和外守都是有意意守。无意意守是指意守的部位,一般是经常变化的,非实体的,是以不意守为名,而其意守是在无意中进行的。如有的要求练功时要默念口诀、数字密码、咒语、经文等,也有的要求练功时要把手、手指或肢体的其它部位,向不同的方向,摆动不同的次数等,这些都属无意意守。实践证明,无论何种意守,都有取得明显防病治病、益智延年效果的,可称殊途同归,不必分优劣。

☚ 意念   入静 ☛

意守yìshǒu

气功术语。气功锻炼时, 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 把意念放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意守一词是从“内守” “守一” 等词演化而来的。“意” 指心之动而未表现于外者,是意念的活动; “守” 是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是摄心归一, 专其一处。气功锻炼用得最多的是意守下丹田。

意守

意守

意守,是指在气功锻炼中,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放”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意守一词,是从古代气功中的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守一(《太平经》)、守一存真(《抱朴子·地真》)、一心内守(《日用经》)、守一处和(朱熹《调息箴》)、返念守中(《保生秘要》)等语衍化而来。意是指心之动而未表现于外者,是意念活动; 守是指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是摄心归一,专其一处;或谓“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高攀龙《高子遗书》)。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可意守的部位是很多的,运用得当,都有治病效果。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引《保生秘要》的话说:“昆仑至于涌泉,周身前后之窍,虽各家传授,各取其善,若能精守其一,皆可起病。”被意守的部位中,用得最多的是下丹田。意守下丹田在古代气功中,称为 “凝神入气穴。”

☚ 真意   存想 ☛
000201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