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huigengsi—feinieer yuanli

处理光的衍射问题的基本原理。可表述为:行进中的光波波阵面上各面元所发出的子波是相干波,同时传到空间某点时,其总振幅是这些子波的干涉结果。1690年提出的惠更斯原理,可以解决光波的传播方向问题,但无法给出各方向上波的振幅与位相。当时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占上风,由于牛顿的威望,光的波动理论长期没有什么发展。直到19世纪初,杨氏用波的叠加原理解释了薄膜的彩色现象,首先提出“干涉”一词来概括波与波之间的相互作用。菲涅耳继承了惠更斯关于波阵面与子波的概念,并吸收了杨氏关于干涉的思想,对惠更斯原理做了重要补充,发展成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耳在1815年送交巴黎科学院的第一篇关于衍射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在定量计算中,引入了倾斜因子,解决了几个典型的衍射问题。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设有一任意波阵面S(如图),在其前方任一点P的总振幅是此波阵面上所有小面元ds在P点所生振幅的叠加。对于给定的某面元ds,它在P点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幅应正比于元面积ds,反比于ds到P的距离r,并与面元ds对P点的倾角有关;而位相由面元ds的初位相和距离r决定。即面元ds在P点所生振动可表为,


K(θ)即菲涅耳引入的倾斜因子,θ是面元ds与r之间的夹角,θ=0时,K(θ)=1,θ逐渐增大,K(θ)逐渐减小,θ≥π/2时,K(θ)=0;u0是次波源处原波的振幅;v是波速。故波阵面S在P点所产生的总振动为


c是比例系数。只要算出此积分,衍射问题就可获得定量解决。该积分的计算比较困难,但在某些有对称性的简单情形可很好解决。菲涅耳为了应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定量解决这类衍射问题,提出了菲涅耳半波带法,且其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他的成就得到了人们公认,至今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仍是波动光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解决衍射问题的基础。

☚ 光的衍射   菲涅耳衍射 ☛
000152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