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情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情诗 情诗周作人作。初载于1923年10月12日北平《晨报副刊》。初收于1923年9月北新书局版《自己的园地》。1922年8月,汪静之出版了爱情诗集《蕙的风》。当时东南大学学生胡梦华作《读了<蕙的风>以后》一文,攻击诗人“不道德”,是故意公布自己“兽性的冲动”、“提倡淫业”等等,从而引起文艺界一场论争。周作人及时发表本文,对胡的观点予以驳斥。文中阐述了对恋爱和情诗的看法,认为恋爱是“个体与种族的完成与继续”,是宇宙间“极平凡、极自然”的事。而诗本是从人情迸发出来的声音,所以情诗在诗中占“极大的地位”,正是当然的。社会上流行着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看法,以为性爱只是“消遣的娱乐”,容许有钱的老年人沉溺其中,而少年男女用文字抒写自己的情怀却被看成“不道德”的。还有把性爱看成“罪恶与污秽”,不准说,不准写,而另一方面却又“可惊的宽纵”,甚至有的老道学家在公开刊出的笔记中写了许多关于性的暗示的话。这说明“社会内部已经腐烂,已受了死刑了宣告了”。文章指出,对于情诗,首先要看性质如何,再论其艺术如何。情诗可以“艳冶”,但不可“轻薄”,可以亲密,但不可“狎亵”。总之,一切均可,只要“不及于乱”。这个“乱”就是“性的游戏的态度,不以对手当做对等的人,自己之半的态度”。因此男女私情不能算乱,而蓄妾是乱;私情的俗歌是情诗,而咏“金莲”的词曲是淫诗。照这样看来,汪静之的情诗即使“艺术的价值不一样”,但是没有“不道德的嫌疑”。这就针锋相对地批驳了胡梦华等人对《蕙的风》的攻击。文章还进一步指出:旧道德上的不道德,正是情诗的精神。《蕙的风》里的“放情地唱”,应该认为是诗坛解放的一种呼声。 ☚ 论小诗 诗之防御战 ☛ 情诗 情诗晋组诗名。张华作。见《张司空集》。诗共五首,均为五言。以夫妇赠答的形式,表现离别后双方的思慕之情。抒写清新自然,善于借助比喻进行细致的心理刻画。如第五首“游目四野外”,写的是出游丈夫对妻子的思恋,用了“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虫鸟久处巢穴方能预知风寒阴雨的比喻,说明只有亲历远别之苦的人,才能真正体验思念伴侣的心情,委婉贴切,很是生动。《情诗》五首的内容较为单一,“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而又“巧用文字,务为妍冶”(《诗品》卷中)。 ☚ 咏怀诗 赴洛道中作 ☛ 情诗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兰蕙缘清渠,繁华阴绿渚。佳人不在兹,取 此欲谁与?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情诗》五首都是写夫妇赠答之词,这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表现游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六句平平叙起,似曾相识,使人联想到古诗人吟咏过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的精采处在后面四句,“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是说巢居的鸟最易感受风寒,穴处的虫子能够预知阴雨,这两句诗是运用汉魏时的熟语(《汉书·翼奉传》:“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亦不足多,适所习耳”),来比喻生活在特定环境中人对某些况味感受真切,不同寻常。以下两句则通过反诘的语气托出正意:“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未曾亲身经历远别离的人,怎能知道孤独者思念伴侣的那种如饥似渴的滋味呢?这句话道出了作者渴念妻子的心情,含有深切的人生体验,因而也道出了许多“离人”的共感。宋词人小晏《生查子》道:“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最后两句的“真个”云云,是耐人寻味的,可见未曾经过别离的人,只有在他身经别离之后,才“真个”知道那滋味到底有多难受。张华《情诗》先道出这一点,所以“油然入人”(沈德潜语)。 情诗
这是一首抒发思妇忧怨之情的诗歌,作者以一位贵妇人为对象,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她索居高楼,落落寡欢的失望和惆怅。 诗歌前四句描绘高楼夕照的景象。高大的楼宇巍巍耸峙,宽广的房屋间渗发出阵阵凉风,落日将余晖抛洒在空旷的院庭中,一切都是那样恬静、清幽。不过 “广厦凄冷冷”一景则又使恬静清幽的黄昏夕照带有几分寂寥和冷清。正是在这种恬静而冷清的气氛中,女王人公出场了: “踟踌云屋下,啸歌倚华楹。”她缓步徘徊在高高的楼宇之下,靠着华美的檐柱啸吟长歌。一出场就呈现出一幅愁苦哀怨的神态,与冷寂的黄昏夕照之景相对应,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格调。 “啸歌”活用了 《诗经》 :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 《小雅·白华》 )之语,转写思妇怀人的忧怨: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也是引发思妇苦闷失意情绪的根本原因。丈夫外游,经年未返,留下孤独的她寂居空闺,日夜牵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 《诗·邶风·伯兮》 ) 中国妇女这种传统的念夫之举在这位思妇身上也表现出来了: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她寂然索居,无意为饰,薰香绝烟,镜匣生尘,绮罗失色,金翠 (首饰) 无光。心意烦闷,饮食不甘: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富贵的生活虽然能满足她的一切物质需求,诸如衣食住行之类都使她显得那样的富有,但是爱情的空虚却使她处于一种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之中,诗人正是用赋的手法,从起居、服饰、饮食各方面细致地描绘了她那种痛苦的相思。女主人公就是怀着这种痛苦的相思踟踌在黄昏夕照之中,带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进入难熬的黑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末四句描写思妇在暗夜中的深沉忧思。夜晚,她孤影相吊,无人为伴,环顾四周,“凄冷冷”的广厦幽寂而空旷,只有梁间的燕子不晓人意,双栖巢中,嘤嘤欢鸣。这又给孤独的思妇平添了几分愁思,她嫉妒双栖的飞燕,感慨自身的孤独,忧思阵阵,心乱如麻,整夜就像醉酒一样,昏昏沉沉,心意茫然。 这首情诗描写细腻,脉络明显,以时间顺序表现思妇的感情活动。首先描写“落日照阶庭”时思妇踟踌伤感的神态,然后插叙少妇 “我饰为谁容”的情绪表现,最后顺势表现思妇夜闻燕语的复杂心理,逐层地揭示了多情少妇失意无聊的内心世界,显得缠绵悱恻,婉转舒缓,情韵悠长。 《情诗》《情诗》
诗篇名。一题《杂诗》。三国魏曹植作。明张凤翼《文选纂注》卷十二说:“此诗有不忘汉宫室之意。”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说:“凡情诗皆借闺房儿女之私,以写臣不得于君之思。子建此诗,旧注为忠君忧国之情,甚至以为不忘汉室,何其迂也。大抵子建平生,只为不得于文帝,常有忧生之嗟,因借遥役思归之情,以喻其忧谗畏讥,进退维谷之意。”此诗当是一首征人思归之作。写得情真意切,意象生动。特别是其语言精美,描写工细,如“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等句,对偶工整,形象鲜明。诗中运用《黍离》、《式微》等典故也贴切自然,耐人寻味。 各种用途的诗 各种用途的诗迎春的诗:请春词 ☚ 各种诗 好诗 ☛ 《情诗》qing shiLove Poems→张华(Zhang Hua) 情诗love poem 情诗love(/amatorial/amatory)poe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