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城門 > 懸門 懸門 xuánmén 亦作‘縣門”。古代城門上之千斤閘。平時掛起,戰時放下,用以塞門禦敵。《左傳·襄公十年》:“偪陽人啟門,諸侯之士門焉,縣門發,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孔穎達疏:“縣門者,編版廣長如門。施關機以縣門上,有寇則發機而下之。”《墨子·備城門》:“故凡守城之法,備城門爲縣門。”《舊唐書·馬璘傳》:“璘乃持滿外向,突出懸門,不解甲,背城出戰。”《資治通鑑·唐代宗廣流元年》:“明日,虜復逼城請戰,璘開懸門以待之。” 挂起 挂起挂起灯:挂灯 张灯 悬灯 悬火 挂起红绸表示庆贺:挂彩 挂红 挂起秤:悬衡 张挂书信:悬书 挂于门首:悬门 挂于墙上:挂壁 挂墙 展开挂起:张挂 用钩挂或挂在钩上:钩挂 钩挂 挂在胳膊或肩上:挎(~枪;~篮) 斜着挂:斜挂 斜萦 上端挂着而下垂:垂挂 高高地挂着:高挂 高悬 标悬 (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起)
另见:物体 栓系 附着 下垂 ☚ 挂起、携带 悬挂 ☛ 悬门古时城门所设的门闸。平时挂于上,有警时放下,有利固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