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悬钩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懸鈎子
懸鈎子  xuángōuzǐ

亦稱“卉”、“木藨”、“沿鈎子”、“山莓”、“木莓”、“樹莓”。果木。薔薇科,灌木。莖有刺,幼時有絨毛。葉卵狀披針形,基部有三主脈,有淺裂,邊緣爲不規則鋸齒狀。花白色。果紅色有光澤,可食。分佈於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始載秦漢典籍。《爾雅·釋草》:“葥,山莓。”郭璞注:“今之木莓也。實似藨莓而大,亦可食。”郝懿行義疏:“劉昭注《後漢·郡國志》“武陵郡”引《荆州記》云:郡社中木藨樹,是光武種,至今也。木藨即此木莓。”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懸鈎子》:“〔釋名〕沿鈎子、葥、山莓、木莓、樹莓。”

懸鈎子

悬钩子【同义】总目录


悬钩子木莓

悬钩子raspberry

泛指蔷薇科悬钩子属中的蜜源植物。世界约有500种;中国约150种,分布在中国各地,以南部和西南部最多,面积大,分布广,蕴藏着丰富的蜜粉源。其中大乌泡是中国西南和华中山区秋季主要蜜源植物,学名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落叶灌木,高2~3米,茎粗壮,被黄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近圆形,具浅裂。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密生黄色绒毛,花冠白色至粉红色。聚合果,球形,红色。蜜腺位于花冠内子房基部。(见图)
大乌泡7~8月开花,花期30~40天。花蜜和花粉都很丰富,通常一群蜂可产蜜10~20千克。蜜呈浅琥珀色,气味芳香,食用爽口,品质优良。

大乌泡


除大乌泡外,覆盆子、插田泡、乌泡子等都是悬钩子属的优良蜜源植物。

悬钩子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山莓。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um L.f.的果实。除东北地区及甘肃、青海、新疆外,各地均有分布。甘、酸,平。涩精止遗,醒酒,解毒。
❶治呃逆,遗精,醉酒烦渴。煎服:9~15g。
❷捣汁涂治丹毒。

悬钩子mayberry

Rubuspalmatus Thunb.,又称槭叶莓。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高1~2 m。枝条柔软,有刺无毛。掌状叶3~7裂。花单生于叶腋,有长梗。果实黄色,可食。野生于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区。

悬钩子

悬钩子

落叶常绿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叶互生,具叶柄。花两性。圆锥花序,伞房花序及簇生,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为聚合核果,红色或黑色。新疆产4种,阿尔泰山、天山及塔尔巴哈台山有分布。果实可食用。

悬钩子xuán gōu zǐ

《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悬钩子(10)。药名。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 L.f.的未成熟果实。
【别名】沿钩子(《日用本草》),子(《本草纲目》)。
【性味】
❶《本草拾遗》:“酸。”
❷《本草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醒酒,止渴,祛痰,解毒。治痛风,丹毒,遗精。
❶《本草拾遗》:“食之醒酒,止渴,除痰唾,去酒毒。”
❷《本草纲目》:“捣汁服,解射工、沙虱毒。”
❸《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痛风,外用涂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生食。外用:捣汁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