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痈病证名。 ❶《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此毒生于上腭,形如紫李,坠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头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时出红涕。”多由火毒炽盛所致。症见除上腭肿起、疼痛、色红,饮食吞咽均感不适外,或见身发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症。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即上腭痈,详该条。 ❷会阴部脓肿,也称悬痈或海底漏。详海底漏条。 悬痈❶生于会阴部的化脓性炎症。又称海底痈、骑马痈。 ❷悬雍垂所生的痈肿。 ❸初生儿在上腭部肿起的小泡,疼痛流涎,舌难伸缩,口开难合,影响吮乳和呼吸。属口腔急性化脓性炎症的一种。 悬痈xuán yōng《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铅霜(9)。病名。 ❶《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毒生于上腭,形如紫李,坠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头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时出红涕。”多由火毒炽盛所致。症见除上腭肿起、疼痛、色红、饮食吞咽均感不适外,或见身发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症。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即上腭痈。 ❷会阴部脓肿,也称悬痈或海底漏。 悬痈懸癰xuán yōng❶即“悬雍”。悬雍垂,俗称小舌头。《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上》:“小儿中客,急视其口中悬痈左右,当有青黑肿脉,核如麻豆大。” ❷骑马痈。生于前阴之后,后阴之前,即会阴穴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悬痈毒生会阴穴,初如莲子渐如桃,三阴亏损湿热郁,溃久成漏为疮劳。” ❸泛指外科疖肿。《丹台玉案·悬痈门》:“悬痈者,乃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 悬痈xuányōng病名。 ❶生于任脉会阴穴部位的痈(见《外科理例》)。又名海底痈、骑马痈。由三阴亏损, 湿热下注所致。悬痈除有外痈一般特征外, 由于组织较疏松, 且易感染, 以致疮痈经久难愈。初起宜清热利湿,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局部处理同一般外痈。久而成瘘, 治疗参见肛漏条。 ❷悬雍垂所生的痈肿。因脏腑伏热上冲喉咽所致( 《诸病源候论》)。 悬痈xuán yōnguvular abs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