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悠悠忽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形〉
❶遥远飘渺;迷迷糊糊。[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韦君宜《似水流年·对梦呓的注解》:“就这么屏绝思维,头脑净化,悠悠忽忽地进入梦境。”
❷懒散,马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彼局有编辑四、五人,而悠悠忽忽,漫不经心,视一切事如儿戏。”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形容悠闲懒散:若是~,到了四十岁,又到五十岁,既不能够发达,这种人,虽是他后生时像个有用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一辈子就没有人怕他了。(八二·1061)

悠悠忽忽

悠悠忽忽

形容迷迷糊糊的样子。也形容放荡、懒散。

☚ 悠悠荡荡   游手好闲 ☛
神志不清

神志不清

昏(昏花;昏冒;昏愦;昏暝;昏撒;发昏;昏迷不醒;昏迷不省;神志昏沉) 魇 冥(冥冥) 惛(惛惛) 恍忽 惚恍 蒙瞳 忘魂 懵董 懵懂 懵腾 明昧 迷忽 迷瞪 迷登 迷糊 迷闷 低迷 恍恍惚惚 颠三倒四 倒三颠四 倒四颠三
神志模糊不清:迷蒙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恍惚
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精神恍惚 精神恍忽心神恍惚 心绪恍惚 魂不守舍神不守舍
心绪烦躁,精神恍惚:迷留没乱
神魂不定,精神恍惚:惊恍 惊恍
神志恍惚,头脑发昏:腾云驾雾 驾雾腾云
迷迷糊糊,神志不清:迷迷 悠悠忽忽
神志不清,头脑迷糊:神情恍惚 神思恍惚 神气恍惚 神魂恍惚
头昏眼花,神志不清:昏瞀 昏沉
眩晕,神智迷糊不清:晕晕糊糊
被极富吸引力的事物吸引而不清醒:迷眩目眩神迷
酒醉以后神志不清:昏醉
因酒醉而迷糊不清:醉迷
神智不清的样子:惛然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神志不清)

☚ 神志迷糊   昏乱 ☛

懒散

懒散

堕 轫 放懒 疲怠 残慢 疏惰疏懒 疏惰 疏慵 疏庸 衰孄 懒惰 慵懒 慵疏 放慵 简懒 旷疏 因循 懒懒散散
悠闲懒散:幽慵 悠悠忽忽
 深居懒散:幽懒
松懈懒散:懈怠
松弛懒散:疏佚
懈怠懒散:解慢
心情不安,懈怠懒散:倾摇懈弛
粗率懒散:疏冗
迂拙懒散:迂散
愚钝懒散:顽疏
傲慢懒散:傲散
懒散,不振作:疲懒
十分疏懒:笃懒
(人精神松懈,行动散漫:懒散)

☚ 散漫   轻率 ☛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形容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形容放荡不羁、自由散漫。be in a trace, loiter spending time idly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轻忽放荡。指无聊地消磨岁月。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怅自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❶ 形容模糊不清或迷迷糊糊的感觉。
❷ 形容悠闲懒散的情态。

悠悠忽忽yōuyōu-hūhū

〔并列〕 ❶迷迷胡胡。杜鹏程《工地之夜》:“那些日夜奔忙的司机们也在~打盹哩!”
❷悠闲懒散,马马虎虎。《红楼梦》82回:“若是~到了四十岁,又到五十岁,既不能够发达,这种人虽是他后生时像个有用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一辈子就没有人怕他了。”
△ 义❶为中性,用于形容神志不太清醒的状态;义
❷为贬义,用于作风懒散或工作不负责任方面。
【近义】迷离惝恍 神情恍惚 马马虎虎
〖反义〗神清气爽 严肃认真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彼并身而立节,我诞谩而悠忽。”悠忽:放荡,轻忽。高诱注:“悠忽,游荡轻忽也。”形容轻忽,放荡。常指消磨时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