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恶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恶逆罪名。指殴打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此罪名始见《后汉书·梁竦传》:“建初八年,遂谮杀二贵人,而陷竦等以恶逆。”《晋书·刑法志》:“凌上潜贵谓之恶逆。”此定义至唐有所变化,《唐律疏议·名例》:“五服至亲,自相屠戮,穷恶尽逆,绝弃人理,故曰‘恶逆’。”恶逆北齐列重罪十条,隋之后列为“十恶”。《唐律》规定:“诸谋杀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诸詈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杀者流三千里。”明、清律之恶逆量刑较唐代加重:犯此罪,已行者皆斩,已杀者皆凌迟处死。 恶逆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杀害直系和旁系尊亲属或兄、姊、夫及夫之直系尊亲属,或殴打祖父母、父母的犯罪行为。十恶之四。以穷恶尽逆,绝弃人伦,故曰“恶逆”。始于汉代。北齐重罪十条之五为恶逆,指子孙殴杀祖父母、父母等行为。唐代对于谋杀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谋杀缌麻以上尊长者,流二千里,已伤者绞,已杀者皆斩。殴祖父母者斩。明清对于谋杀祖父母、父母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已行者杖一百,流二千里,已伤者绞,已杀者皆斩。 恶逆 恶逆中国封建时代十大重罪(十恶)之一。指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者,杀害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恶逆罪名定于南北朝时期,历代量刑均极重。一经定罪,不能赦免,甚至发案地的地方官员也要遭罢免。 ☚ 别籍异财 族诛 ☛ 恶逆 恶逆十恶之一。构成犯罪的条件。《元史·刑法志》:“恶逆: 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 《晋书·刑法志》: “云陵上僭贵,谓之恶逆。” ☚ 堕指 恶少无赖结党轹良争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