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州❶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 以司州改名,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故城)。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地区及河北蔚县、阳原县和内蒙古与山西交界的南部地区。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攻克后,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山西忻城西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复归故地,移治于今山西大同市。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废。
❷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分定州置,治所在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南)。隋大业初改为恒山郡,唐武德初复为恒州,并移治今正定县。唐代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市及平山、行唐、井陉、正定、阜平、获鹿、灵寿、藁城等县地。唐天宝、至德年间曾改为恒山郡,乾元后仍复为恒州。元和十五年(820年)避穆宗讳,改名镇州。五代后唐升为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 (942年) 复为恒州,后汉又改为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