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总储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扣除最终消费后的余额。1995年、1996年中国总储蓄分别为23285亿元,26421.45亿元,1997年达到了28025.96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6.07%,其中非金融机构企业部门的总储蓄为10549.96亿元,金融机构部门的总储蓄为287.74亿元,政府部门的总储蓄为4153.23亿元,住户部门的总储蓄为15266.75亿元。 总储蓄Aggregate Savings“总消费”的对称。可支配总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最终消费和政府最终消费)后的余额。即居民个人储蓄、公司企业储蓄及政府机构储蓄的总和。与居民储蓄的概念不同的是,总储蓄是宏观的概念,是可支配收入减去最终消费后,用于一国或地区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居民储蓄则是指居民将闲置的货币资本交由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有偿使用,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一种信用方式。 总储蓄在国民账户体系中,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扣除最终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净收入扣除最终消费支出后的余额,称为“净储蓄”。各机构部门的总储蓄之和,即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扣除最终消费支出后的余额,称为“国民总储蓄”。各机构部门的净储蓄之和,即国民可支配净收入扣除最终消费支出后的余额,称为“国民净储蓄”。国民总储蓄和国民净储蓄,统称为“国民储蓄”。国民储蓄是资本形成的基础。一国的资本投资大部分来源于国民储蓄,其不足部分由国外部门的经常账户余额补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