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性状鉴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性状鉴定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s

对果树种质资源或选育出单系的特性、特征进行观察、测定、描述和评价。性状鉴定是果树资源研究、果树分类、品种描述、品种鉴别及后代选择的依据。在选育种中, 鉴定性状往往围绕目标性状表进行。并将这些性状按其有无、大小、高低、强弱等加以分级。鉴定结果按所分的级或类进行规范化记载。在选育种后代结果前, 对某些性状进行直接或间接与结果期相关性进行鉴定, 又称早期鉴定。
性状鉴定可以通过人们感官或借助简单的测定工具, 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来进行。鉴定用的材料可以是果树群体或植株整体,或部分器官、组织以至细胞。古代人们采集野果为食, 通过肉眼观察、口尝来决定优劣。较大、悦目和好吃的果实就成为当时鉴定选择的标准。随着植物分类学研究的进展, 对果树性状鉴定日趋详尽和规范,对果树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的性状鉴定和不同果树种类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品质、丰产性、适应性等都已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定记载标准。
近代实验技术和测试手段进步, 除对形态进行观察、量度描述外, 还采用解剖学, 孢粉学, 细胞遗传学, 生理生化学, 病理学和血清学等方法, 来进行植物细微结构, 内部结构, 染色体, 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 尤其核型分析、孢粉观察、同工酶分析, 叶油鉴定等发展很快。通过这些鉴定手段, 对确定果树本质异同, 亲缘关系, 遗传反应, 品质优劣、抗性等等能得出更为深刻和可靠的依据。
性状鉴定主要内容
植物学性状 以性状变异大和有经济价值的性状为主要鉴定内容。鉴定果树的器官,多采用量度法,比值法和归类法。应用统计学原理归类法可以数字化,并输入计算机, 例如葡萄果粒紧密度可划分为很密、密、中密、松、很松五级, 可采用相应的数字如5、4、3、2、1来表示, 分级结果便于品种描述, 数字分级便于进行遗传分析。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鉴定, 其结果必须用客观、确切的科学术语表示。
生物学性状 主要侧重具有经济价值方面的性状,包括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稳产性、抗性等。物候期主要观察萌芽期、展叶期、新梢生长期、新梢停止生长期、花期、生理落果期、果实发育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根系生长期和停止期等。记录日期或旬期, 也可以用同标准品种比较的方法进行记录(见物候期)。
果实经济性状鉴定主要是对果实鲜食, 加工和贮运品质进行鉴定。根据果树种类的不同, 鉴定果实大小、整齐度、光洁度、色泽、果形等外观性状。测定果实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汁液、糖、酸、维生素、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指标。品尝鉴定风味、香气、肉质(粗细、溶质或不溶质)等。果实经济性状鉴定多采用量度法,生理生化测定法以及对果实形状、色泽、香气、风味进行感官鉴定。对于加工原料要鉴定加工适应性和加工产品的品质。感官鉴定能很快地鉴定出果实品质的主要特点和异常现象, 能鉴评出凭其它检测仪器尚无法判明的一些特殊的问题, 所以至今仍是果实经济性状鉴定的重要手段。
丰产性和稳产性鉴定主要对花芽的多少,花粉量,可育性, 受精结实率, 生理落果程度、坐果率、果实大小、结果枝比率、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大小年幅度等有关产量因素的各种性状进行鉴定。产量一般以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几年累计产量来表示。
抗性鉴定主要对抗病、抗虫、抗寒、抗旱等性状进行鉴定。对后代的抗病、抗虫性可在温室或田间用人工接种法进行鉴定。对果树资源可在病虫大发生的年份统计病情或虫情指数法来鉴定。抗寒性鉴定可以在冻害年份调查受冻级别来鉴定, 也可以采用人工冷冻的方法进行鉴定或用浸出液电导法进行间接鉴定。
孢粉学鉴定 采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对果树花粉进行观察、摄影和比较归类。严格地说孢粉学属植物学鉴定范围, 孢粉学鉴定多用于种、属间亲缘关系的判断方面。
细胞遗传学和解剖学鉴定 研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形态, 在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 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剖特征和叶绿体基因图谱等。进行核型分析鉴定, 可鉴定亲缘关系、品种的变异和演化。为果树分类或果树种、品种鉴别提供依据。果树矮化性状多采用枝条组织解剖观察方面, 通过测定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比例, 来确定矮化程度。
生理生化鉴定 主要测量果实化学成分, 植株的同工酶, 柑橘叶片叶油等, 通过鉴定确定果实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通过同工酶分析可以鉴定亲缘关系、杂种来源, 鉴别雄性不育、雌雄株、生长发育动态等。尤其能对一般植物学鉴定难以确定的类型提供有效的鉴定方法。以生理生化的方法鉴定矮化性状常以测定枝条组织的酒精浸提液的电导来判断, 具有矮化性状的一般电导值偏高。
生态地理学鉴定 选育出的后代通过当地鉴定获得的优系, 为了确定其遗传反应和利用价值, 往往把它置于不同生态地理环境下种植, 然后再进行生物性状鉴定, 据鉴定结果提出推广范围。反之为了确定当地适宜推广的品种, 则可引入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下的品种, 在同一生态地理条件下种植, 进行经济生物学性状鉴定, 然后选出适于当地推广的品种。


性状鉴定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s

对植物种质资源或品种的特性、特征进行观察、测定、描述和科学评价的研究手段。性状鉴定是观赏植物资源研究、分类、品种描述、品种鉴别及后代选择的依据。鉴定的内容和方法因植物种类和鉴定目的而异。观赏植物品种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等。生态习性主要包括其生长发育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与适应性、多种抗逆性及其他性状等。鉴定手段有形态性状鉴定、亲缘关系鉴定、生长发育特性鉴定、品种鉴定、抗逆性鉴定等。
形态性状鉴定 对植物主要器官外部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是确定其植物学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的一种研究手段。如植物形态特征描述应根据植物学形态的描述标准和术语进行记载。记载项目有开花繁密度、重瓣性、花期、花朵大小、颜色、花香、雌雄蕊多少、发育状况,叶色、叶大小、叶形,茎色、茎粗度,果实大小及颜色,种子颜色、单果种子数量及种子千粒重等。
分类地位及亲缘关系鉴定 用植物学、园艺学、遗传学、细胞学及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分类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分析和确定植物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遗传学方法就是以有性杂交根据其亲和性和杂交结实率高低及后代的能育性等鉴别亲缘关系远近的一种方法。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方法,是以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特征的差异来分析、鉴定其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应用现代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及RAPD等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鉴定植物品种的亲缘关系,如用蛋白质的血清鉴别法测定植物品种的亲缘关系等。
生长发育特性鉴定 通过在自然环境或人工控制环境中测试物候期和生长发育的关系,了解植物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生育周期及对光、水、矿质营养等的具体需求等。鉴定方法有自然环境鉴定和人工环境鉴定两类。自然环境鉴定又分区域性鉴定和不同生长季节鉴定;人工环境鉴定可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控制的环境进行鉴定,也可用人工气候室(箱)进行低温春化、光照、光合作用效率等鉴定。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要分别记载温度、雨量、空气相对湿度、土质、上壤含水量、光照等,还需记载播种(扦插)、分苗、定植、抽薹、开花、结实、收籽期及田间农业管理措施,并记载生长发育的形态特征及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程度等。
品质鉴定 通过感官和理化测试等方法对观赏植物的品质进行鉴定。鉴定项目主要有每梗花朵数(如切花)、花型、花色、花朵大小、气味、梗长、梗硬度等。除观赏性状外,有些还需对其速生性、抗逆性、药用、饮用等附带的经济性状进行鉴定。如玫瑰品种还需对花的产量、香精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等进行鉴定。
抗性鉴定 通过诱发条件,测定其抗病虫、抗寒、抗旱、抗盐碱、耐粗放管理等抵抗不良环境能力的鉴定手段。抗病虫害鉴定,可通过田间鉴定或室内鉴定。抗病鉴定标准采用普遍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记载,抗虫性鉴定标准为排趋性、抗生性、耐害性等记载。
总之,对观赏植物品种应从不同角度作出深入分析,最后汇总、整理各方面鉴定结果,作出综合评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