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性有善有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性有善有恶

学术类名词。东汉王充关于人性的学说。源于战国时期的世硕。《论衡·本性》在阐述世硕的思想时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并说世硕看《养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西汉童仲舒也认为天有阴有阳,人有贪有仁,性有善有恶。扬雄的性善恶混亦与此说相近。王充据此予以发挥。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善恶是由“气稟”决定的。指出:“稟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但认为先天的气稟之性在后天不可移易的人极少,多数人是可善可恶或善恶相混,他称之为“中人”。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强调环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他以蓬纱来说明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他以孔子弟子来说明教育对人性的影响:“孔子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一倍,教训之功而渐质之力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0: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