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它随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变化。在我们的社会里,性别刻板印象表现如:认为男性高大、强壮、自立、粗犷,女性纤弱、苗条、温柔、依赖、细心等等。从婴儿一出生到儿童的发展,父母和其他成人就常常凭借对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来区别对待男孩和女孩。对于成人,社会上仍然存在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既可以反映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也可能夸大或歪曲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例如研究表明,对一个经服装打扮看不出性别的孩子的活跃的、无拘束的行为进行判断,若暗示其为女孩,则把她的行为看作更具合作性的,若暗示其为男孩,则把他的行为看作更具攻击性。性别刻板印象作为性别角色规范而体现的社会压力,可以对人的心理行为表现产生一定的社会约束作用,即可以塑造两性的心理行为。 ☚ 行为异常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心理发展的阶段 ☛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sex stereotypes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它一方面来自于特定文化背景对待两性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对性别群体整体性特征的经验概括,常常忽略了性别群体中各个成员的特殊性一面。性别刻板印象既可以反映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也可能夸大或歪曲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形成性别偏见。它与性别歧视有区别,但却很容易导致性别歧视。它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社会压力的来源之一,可以影响和塑造两性的心理行为。在我们的社会中,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是:在身体特征上,通常认为男性高大、强壮,女性纤弱、苗条;在心理特质上,通常认为男性刚强、自立、粗犷,女性温顺、依赖、细心;在角色行为上,通常认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是工作成就取向,而女性的社会角色是人情关系取向。 ☚ 性别角色压力说 性别偏见 ☛ 00003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