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急性出血性小肠炎曾有不同命名,如急性节段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最初症状中以血便最为普遍,在病程早期肠管尚无坏死,因此仍以“急性出血性小肠炎”作为诊断命名比较确切。是一种局限于一段肠管的急性蜂窝织炎性病变,我国各地均有报道。春季为最高,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国外报道则多见于新生儿。此病发病急骤,病状凶险,在早期多不易确诊,死亡率很高。病变主要在小肠,呈节段性,与正常肠管之间分界明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肠管肥厚水肿,肠壁上可见散在紫红色淤斑,严重处有棕色或灰绿色坏死灶。镜下可见肠绒毛水肿充血变粗,尖端坏死,粘膜中大量中性多形核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小动脉壁有不同程度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病情愈重,肠壁各层的细胞浸润愈密集,嗜酸细胞浸润更为多见,各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灶性坏死。与克隆病病变不同点为:
❶迅速发展成灶性凝固性坏死,缺少增生性改变;
❷肠壁小动脉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❸嗜酸细胞浸润;
❹肠道淋巴组织为急性炎变,无增生性变,亦无肉芽肿形成。临床表现主要为起病急骤,多在春夏季,且有一定地区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剧烈腹痛,以脐为中心的绞痛,发热,凡有腥臭稀血便及不明原因中毒性休克者,均应考虑此病的可能。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食物中毒及肠蛔虫毒素有关,并认为感染为继发性,最初为血管壁改变所致肠粘膜灶性坏死,后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穿孔、肠套叠、肠梗阻及其他肠穿孔进行鉴别。阑尾炎多有转移性腹痛,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亦无直肠刺激症状或血便史。肠套叠无腥臭样血便,很少伴有急性炎症表现。
轻型病例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输血补液及其他抗休克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激素、止血剂及一般对症治疗。要检查有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的出现(DIC)并以有效措施防治。手术适应征为出现腹膜炎体征,有肠坏死穿孔表现者;腹胀严重有肠梗阻表现者;大量便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严重中毒性休克,药物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以切除病变肠管行一期肠吻合为首选,对病变过于广泛者可将病变最严重肠段加以选择性切除,术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完全胃肠外营养。

☚ 原发性小肠溃疡   小肠息肉 ☛
000035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