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思旧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思旧赋

思旧赋

短篇小说。白先勇著。发表于《现代文学》1969年第37期。收入《台北人》。写一个名门之家没落的故事。李长官原是国民党的高级官僚,当年在南京时在公馆里摆酒宴客,在花园里赏牡丹,富贵豪奢。到了台北以后,昔日的名门贵族,变得门庭冷落。夫人去世;家中两个佣人盗走一箱玉器,双双私奔;李小姐姘上了有妇之夫,弃家出走。李长官一家死的死、散的散、逃的逃,只剩下一个疯儿子在身边。李长官忧虑成疾,气得要出家当和尚。作品通过两个女仆的对话和观察,写出李家的今昔盛衰,以女仆罗伯娘为历史的见证,以残破的李宅象征旧世界的最后一个残堡。作者在写景中着意营造悲凉气氛,使作品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色调,流露出一种时代的失落感。

☚ 慈禧全传   秋叶 ☛
思旧赋

思旧赋

赋篇名。三国魏向秀作。是悼念嵇康、吕安之作。篇中对亡友表示深刻悼念之情,并通过悼念对当时政治现实显示强烈不满。情辞沉痛,委曲含蓄,言简意深,在魏晋抒情小赋中别树一帜。

☚ 登楼赋   海赋 ☛

《思旧赋》

 辞赋。向秀作。见《文选》。嵇康、吕安因反对司马氏而遭杀害,向秀被迫到洛阳应郡举,应举归来路过嵇康在山阳的旧居,便写下了这篇赋,表示了对朋友嵇康的悼念。赋前有序,说明自己在嵇康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心情哀伤怅惘。语意含蓄,感情深沉,有千言万语一时难尽之意。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说,这篇赋几乎是刚开始便结束了,这说明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恐怖。此赋还反映了作者委曲求全的消极态度。
思旧赋

思旧赋

辞赋名篇。西晋向秀作。《文选》、《晋书》见载。本赋作于三国魏咸熙元年(264)。赋序曰: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被司马昭杀害后,被迫入洛阳应郡举,途经嵇康山阳旧居时,闻邻人吹笛,“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遂作《思旧赋》。赋文由见空庐、悼亡友、抒哀情三层构成:赴京“经山阳之旧居”,践遗迹,历穷巷,见空庐,物在人亡,勾起对亡友的深切思念,耳闻邻人笛声,悲叹不已,“遂援翰而写心”。本文善于拉开时空距离,加大感情容量,先由眼前的遗迹、空庐,遥思殷、周大夫“叹《黍离》”、“悲《麦秀》”,以“古昔怀人”极显念友深情;接由目前的“栋宇存”与已故的“形神逝”形成对比,突出见物不见人的哀痛;再以李斯伏刑“叹黄犬”而不得的典故,寄托见友不能的痛苦。赋末欲言又止一笔,遂成千古佳构,留给人们不尽的思索。鲁迅深得其意地说:“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青年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此赋影响深远,已成后世怀念故友的典故,北朝周庾信《伤王司徒褒诗》:“唯有山阳笛,凄余思旧篇。”

☚ 显志赋   思归赋 ☛
思旧赋

《思旧赋》

晋向秀撰。本文作者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被杀后,途经他们的山阳旧居,感念前事,写成该作。赋由序和正文两部分组成,而“序”的文字尤为凄绝:“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是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正文在风格上则袭楚骚遗意,虽深沉含蓄,却不乏对善恶的褒贬:“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它通过历史的回味表达了世纪末的情绪,而这又显然基于善的失落和恶的膨胀这一现实背景之上。这种态度上的暧昧与笔调上的隐晦从侧面说明了时代的残酷,难怪鲁迅感叹:“年青时读向子期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

☚ 酒德颂   隆中对 ☛

《思旧赋》si jiu fu

Rhapsody of Thinking of the Past→向秀 (Xiang Xiu)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