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思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思文sī wén(字)崔彦昭,唐代人,进士第。 思文sī wén(字)徐膺,宋代人。 思文sī wén(字)王彬,梁代人,天监中历吏部尚书。 思文 思文《诗经·周颂》篇名。《毛诗序》云:“《思文》,后稷配天也。”三家《诗》同。这是周王在南郊祭天,以后稷配祭的乐歌。旧说为周公所作。后稷为周人始祖,以其配天,是结合祖先崇拜与天神崇拜为赞颂的统一体,为巩固周王朝政权服务。从此诗及《清庙》、《我将》、《执竞》、《昊天有成命》等诗篇中,可以考见西周奴隶制社会关于各种祭祀的情况,具史料价值。全诗一章,八句。后稷为农业生产的推广者,故此诗也谈及农事。此诗与《生民》同为歌颂后稷,但“《生民》述事,故词详而文直;《思文》颂德,故语简而旨深”(《诗经传说汇纂》引张所望语)。由此也可见《雅》《颂》风格之区别。 ☚ 执竞 臣工 ☛ 《思文》克配彼天②。功德能配上苍。 立我烝民③,养育我们百姓, 莫匪尔极④。谁未受你恩赏。 贻我来牟⑤,留给我们麦种, 帝命率育⑥。天命充民供养。 无此疆尔界,农政不分疆界, 陈常于时夏⑦。全国普遍推广。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文:文德。这里指治理本部族内部事务,发展生产,使本部族日益强大的功德。②克:能。配天:配享天帝。③立:通“粒”。即以谷物作为食物。烝民:众民。④极:最大的恩德。朱熹《诗集传》:“极,至也,德之至也。” ⑤贻:留下。来:小麦。牟:大麦。⑥率:用。育:养活。⑦陈:推广。常:政,指农业方面的政策。时:是,此。夏:中国 [赏析] 《思文》,是周王郊祀天帝、后稷,祈祷年谷丰收、国家昌盛时所唱的乐歌。孔颖达《毛诗正义》引《国语》之说,以为是周公所作。 后稷,即周族的始祖弃。相传他在尧舜时代曾任主管农事的后稷之官,教民种植百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而被后人尊为稷神。周王朝建立后,为了以先王勋业勉励后人,认为后稷教民耕作,使民得以粒食,并开启文王、武王的伟大功业,是大有功于周人,故除立其神位于太祖庙以外,又于郊祭时以他配享天帝。这种把崇拜祖先和崇拜天帝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当然是为了显示周王血统的高贵以及其统治是合乎天帝旨意的,是为巩固西周王朝政权而服务的。但是,后稷其人,毕竟是当时先进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推广者,周的后人不忘他的光荣业绩,作此颂歌表达敬仰之情,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和《周颂·噫嘻》不同,《思文》没有具体地描述农业生产的情景,而是把重点放在歌颂后稷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做出的功绩方面。“思文后稷,克彼配天。”因为是颂歌,所以诗人开门见山,即推出歌颂的主体,指出他功业卓著,可以配享上天。当时人们由于科学水平低下而对茫茫宇宙缺乏认识,尚把苍天当作神来崇拜时,诗人将后稷加以美化(同时也是神化),认为只有他才有和天帝共享祭祀的殊荣,这就大大提高了后稷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说后稷功业卓著,能配享天帝呢?“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四句,言简意赅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是后稷教民耕作,广种百谷,才使百姓进入“粒食”阶段。告别了“衣羽毛穴居”,全靠野物充饥的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而后稷正是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推动者,怎么不是功德无量呢? 诗人略去了对后稷组织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的描写,只是突出地提高了可用以繁衍、生生不息的大小麦良种,并把广种粮食以养育万民,和上帝的旨意联系起来,从而使后稷进一步神化,成为人们敬仰、歌颂的对象。“无此疆尔界”二句,谓后稷发展农耕生产的计划,措施,不断被推向全国各地,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它封邑的百姓,看到了后稷治下的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提高,自然内心十分向往,并强烈要求在自己的地区实行、推广后稷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 这首诗,歌颂了周族祖先的功业,对于激励周人继承重视农业的传统,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充实国力,统一全国,曾起过促进作用。这首诗和其它关于后稷的神话传说的流传至今,还昭示我们:对于那些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①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②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③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④! 【注释】 ①思:想。文:文德。文德,指建设国内的功德,相思对“武功”而言的。克配彼天:能够配享那上帝。克:能够。 ②立,当作粒。这里作动词用,有养育之意。烝:群。烝民:群民。莫匪:没有人不。极: 至,德之至,即最大的好处。 ③贻:遗, 留下。来牟:“麦”的析声。 来为小麦, 牟为大麦。率: 用。育: 养。 ④陈: 遍布。常: 常规。时: 此。 夏: 中国。 【译文】 想起那先王后稷,功德可以配享那上帝。养育我们老百姓,谁没受到你的恩德。留给我们大麦小麦种,上帝命令用这来养育人民。农政不分疆界, 全国普遍推广。 【集评】 唐·孔颖达:“《思文》诗者,后稷配天之乐歌也。周公既已制礼,推后稷以配所感之帝,祭于南郊,既已祀之,因述后稷之德可以配天之意而为此歌焉。经皆陈后稷有德可以配天之事。”(《毛诗正义》卷十九) 清·姚际恒:“此郊祀后稷以配天之乐歌,周公作也。”“小序谓 ‘后稷配天’,此诗中语,是已。集传犹不之信,但曰 ‘言后稷之德真可配天’,意以无祀天之文也。 古人作颂从简, 岂同雅体铺张其辞乎! 可谓稚见矣。”( 《诗经通论》卷十六) 清·方玉润: “《小序》云 ‘后稷配天’ 是也。 而经无祀天之文, 故《集传》疑之,不言 ‘郊祀’,但云 ‘后稷之德真可配天’而已。然《孝经》尝云, ‘昔者周公后稷以配天’矣,古人文字类多简质,况天功又有不待人述者乎?即《我将》祀帝,亦言牛羊, ‘维天其右之’;而此则更简益从简耳,夫何怪焉?” ( 《诗经原始》卷十六) 【总案】 《思文》,是周王郊祀天帝、后稷,祈祷年谷丰收国家昌盛时所唱的乐歌。后稷,是周族的始祖。相传他曾主管农事,教民种植五谷,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稷神。后人把他当神一样崇拜和敬奉。《思文》主旨是赞颂后稷之德,因而没有具体描述后稷怎样教民务农的情景。首句,开门见山地歌颂后稷之德可以配享天帝随后四句又言简意赅地概述了后稷所以被赞美的原因,那就是教民耕作,厂种百谷,使百姓免去饥饿之苦。末二句谓后稷发展农耕生产的措施,为全国各地所推广, 收到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篇层次分明,主旨突出,语言简练,较为艺术地表达了创作者对后稷的颂扬。 思文
【注释】①思:语助词。文:文德。后稷:周的始祖。②克:能。③立:通“粒”。谷粒。烝:众。④莫:没有谁。匪:非,不。极:准则。⑤贻(yí):遗留。来:小麦。牟(móu):大麦。⑥率:皆,普遍。育:养育。⑦陈:布施。常:典,此指种田方法。于时:于是,在此。夏:中国。 【鉴赏】这是郊祀后稷以配天之诗。 全诗一章八句。首二句盛赞后稷美德。这两句文词虽简直,但含蕴却丰厚。诗仅用一个“文”字,一个“配”字,便将后稷的美德抒写无遗。正因为后稷怀有文德,故可“配天”。这“配天”一语正含后稷、上天并祭之意。后六句极言后稷之功。后稷之功可用“养民”二字括之。“立我烝民”正含“养民”之意。这句是说:“后稷使我众民得有食粮。”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后稷能给众民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粮,其功可谓大矣。正因如此,普天之下无不以你后稷为准则。“贻我来牟”也含“养民”之意。经过后稷培育而遗留下来的瑞麦良种实乃上天所赐。下句“帝命率育”正是此意。上帝赐瑞麦于周族,命令后稷普遍养育下民。结尾二句,其意深长。这似主祭者的诫勉之词:上帝“率育”之命不可违,要一视同仁,不分时地,凡民皆养;后稷艺农之典不可废,要把它推广到中国各地去,使农业得到普遍发展。只有如此,华夏之民族才能兴旺起来。总之,后稷其人,既有文德,又有丰功。此德此功,足以配天。 此诗主题诸家无有异议,唯有朱熹《诗集传》闭口不提“郊祀”之旨,只说“后稷之德,真可配天”。这纯属泛论。诗言“克配彼天”“帝令率育”,这不正含祀天之意吗?要知道颂体简直,上天之德,只须“配天”、“帝令”二语及之便可,何待多言? 思文这是祭祀后稷的诗,称赞后稷的功德可以配天。 后稷是传说中的周部族的始祖。相传他因发明了农业而被尧任命为农官,《大雅》中的《生民》曾形象地描述了他神奇的生命历程和卓越的农业成就。《思文》对后稷的赞美也主要是突出他因发明农业而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但与《生民》的叙事不同,此诗在艺术手法上采用直颂其德的方式。张若望说:“后稷配天,一事也。《生民》述事,故词详而文直;《思文》颂德,故语简而旨深。雅颂之体其不同如此。” 诗歌的开头二句是全诗的基本思想。思系发语词,与《诗经》中的“思皇多士”“思乐泮水”中的“思”相同。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从《诗经》的《雅》《颂》我们可以看出,周人是以文德自我标榜的,所以此诗开篇就说: 有文德的后稷可以配对昊天。接下来便是后稷之德的具体内容,也即后稷可以配天的原因。 立,与粒同,此为动词,养活之义,烝民,即众民。匪,同非。贻,遗。来,小麦。牟,大麦。率,遍。这几句诗大意是说,后稷发明了农业,使普天下的人都得到了养育,但在表述上,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以受惠者的口吻述事; 二是上天对后稷的命令。作者这样作,有其深刻含意,前者说明后稷得到了民心,后者说明后稷得到了天命。这就为周人日后征服中原奠定了道德的基础,说明周王朝能成为天下的共主是“其来有自”的。诗歌的最后二句尤其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这一意图。“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这是上天的口吻。常,即君臣父子等治国的常道。时夏,是当时人眼中的“中国”,相当于今天的中原地区。上天命令后稷不要仅仅以他所在部族为疆界,而要把治理天下的常道推广到整个中国。这就向人们暗示: 今天周朝所以能治全国,是上天很久以前的安排了。真可谓表现得意味深长、含蓄之致。 此诗结构十分严密,思路层层推进而又前后呼应,因而在一首小诗中包容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思文 思文[原文] ☚ 执竞 臣工之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