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元 佛教的鬼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 古人以七月十五为中元(上元是正月十五日,下元是十月十五日),故称“中元”节。届时,寺院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以追荐祖先的亡灵,故又称“盂兰盆节”。盂兰为梵文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为盛物的器皿,言此供具可以解除祖先的倒悬之苦。 据《盂兰盆经》载,佛弟子目犍连用神眼看见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饿得皮包骨,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目犍连马上用钵盛满了饭,借助自己的神通,送给母亲吃。 他母亲接到饭钵后,抓起来还没有送到嘴里,饭就在手中化成了火炭。目犍连施尽神通,也没能把母亲从饿鬼道中救出来,只好向释迦牟尼求助,佛祖说:“你的母亲前世罪业深重,靠你自己的道力还不能将她救出,必须要集合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能救她脱离苦难。”目犍连请教如何才能集合十方僧众的道力,佛祖让他在七月十五日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靠大家的神力就可将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从厄难中救出。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出了饿鬼道。后世僧侣就根据“目犍连救母”的传说,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定为佛教徒追荐祖先的祭祀节日。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是在南朝,由著名的“皇帝菩萨”梁武帝萧衍创设。这实际上是个“孝亲节”,与儒教教义不谋而合,因此在中国信徒中广为流行。宋元以后,盂兰盆会由孝亲变成祭鬼,寺院僧侣于此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追荐亡祖,还有放焰口、放河灯、焚法船等仪式,故民间俗称为“鬼节”。 有趣的是,道教受此影响,也将中元节作为“鬼节”,届时道观举行斋醮,以超度阴间的囚徒饿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