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忽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忽荒亦作“忽怳”。形容混沌未分的元氣,泛指天空。賈誼《鵩鳥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班固《答賓戲》:“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顥蒼也。” 忽荒(1次) 同“恍惚”。不分明貌。寥廓~《服》 忽荒hū huāng双声联绵词,即“荒忽”之倒言,亦作“忽慌”、“忽恍”。谓似有似无、模糊不明的样子。《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王逸注:“回视乔木,与山薄也。”洪兴祖补注:“荒,火晃切。”姜亮夫通故:“按忽荒即荒忽之倒言,《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河上注云:‘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也。’是则此本南楚方言故习矣。”汤炳正今注:“忽荒,浩茫不清貌。贾谊《鵩鸟赋》‘寥廓忽荒’注: ‘元气未分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