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忠义巡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忠义巡社南宋乡兵之一。原为北宋末至南宋初,河朔民间抗金军事组织—巡社。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宋廷采纳张悫建议,规定诸路、州、军巡社均以“忠义巡社”为名,招募乡民为乡兵。其编制是每十人为一甲,五甲为一队,四队为一部,五部为一社,五社为一都社,分别设甲长,队长,部长,正、副社长和正、副都社正。如有两都社,即一万人以上,另设都总辖和副都总辖。忠义巡社在抗金战争中起了相当作用。绍兴初,废罢。 忠义巡社 忠义巡社北宋末年河朔地区民间团体。建炎元年 (1127) 北宋灭亡后,溃散在长江以北的宋军将士和从未沦陷地区赶至的勤王军,仍不肯消声匿迹,继续抵抗,河北等地的地主豪强与侠士纷纷固寨屯兵,日夜骚扰金军。河北部分州县由豪强之士倡导,自相纠集为忠义巡社,立有河北忠义巡社法。“河溯之民,愤于贼虐,自结巡社,乃定河北忠义巡社法。”参与巡社的武装力量,各据寨栅,屯聚自存,不断偷袭路过的金国大军。关于忠义巡社的事迹,也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兴备览议》,但见于官方详细记载的文献几乎全缺。 ☚ 郭京六甲法 金哀宗亡国自缢 ☛ 忠义巡社南宋乡兵之一。原为北宋末至南宋初,河朔民间抗金军事组织一巡社。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宋廷采纳张悫建议,规定诸路、州、军巡社均以“忠义巡社”为名,招募乡民为乡兵。忠义巡社在抗金战争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绍兴初,废罢。 忠义巡社南宋初期的乡兵番号。北宋末,南宋初,金兵南下,河朔之民愤于兵乱, 自结巡社,武装抗击金兵的杀掠。在南宋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河北、河东、陕西、京东、京西等路的城乡人民纷纷组织起来,宋高宗将这一乡兵组织,钦定为“忠义巡社”。其特点是“募民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江浙地区也曾组建忠义巡社,因一些臣僚反对而作罢。绍兴初,各地忠义巡社均被南宋政府解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