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故事】: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 向来与哥哥曹丕不合。曹丕即王位当了文帝以后, 曹植常自怨愤, 有抱利器而无所施之感。他被魏文帝徙封东阿王后, 曾上疏谈了举贤任能的看法。疏中有段话这样说: 以前商汤时的伊尹, 本是个下贱的陪嫁的佣人; 周文王时的吕尚(即姜尚姜子牙),原是个地位低下的屠夫、钩鱼人, 后来都被用为栋梁之臣, 并为国家建立了不朽功勋。这说明汤武、周文等君主能任用志同道合、足智多谋的贤能人啊。 【意思】: 志向相同, 走的道路也一样。道: 道路, 方向。 【古例】: 宋·陈亮《龙川集·与吕伯恭正字书》: “志同道合, 便能引其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两人相遇之后, 深感志同道合, 杜甫想炼‘大药’, 李白想‘拾瑶章’。”叶圣陶《倪焕之》:“等候在前头的, 是志同道合的伴侣, 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业的一致; 这些全是必然的。” 志同道合的意思|出处,志同道合的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 可可诗词网 志同道合 谓志趣相同,思想、目标一致。徐迟《地质之光》:“在三十年代,他也曾和~的学生结伴来到野外,足迹踏遍闽西、赣南、湘南、粤北。” 〔变式〕道合志同 志同心合 志同气合 〔近义〕意气相投 情投意合 〔反义〕同床异梦 貌合神离 〔辨析〕“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多指彼此理想、志趣、目标一致;“情投意合”多指彼此感情融洽,合得来。另见“气味相投”(428页)。 志同道合zhìtóng-dàohé彼此志趣相同,思想观点一致。 【同】情投意合 气味相投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成〉思想一致,志趣、志向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动词性,联合结构。志向相同,意见相合,用于褒义。 【例】原来她和秋瑾女士是志同道合,且有如此深厚的关系。(凌璧如《趣园往事话童年》) 志同道合(同)同舟共济 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 (反)不相为谋 同床异梦 兄妹上大学志同道合 方枘圆凿[方凿圆枘、圆凿方枘]、格格不入;沆瀣一气、气味相投[臭味相投]、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道合志同]○方枘圆凿fāng ruì yuán záo比喻格格不人:这两种东西~,不能合在一起|两种办法是~,不能同时使用|两个人~,不相投合。也说〖方凿圆枘〗、〖圆凿方枘〗。 ○格格不入gé gé bù rù互相抵触,不相投合:无奈世之于我,~|他的演讲与听众的情趣~|他们之间的谈话几乎每句都~|守旧者与新事物~|书中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和我们~的地方。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泛指气味相投、相互结合,多含贬义:~,狼狈为奸|~,互相利用| 自觉已成春天的部分,~,不是两小时以前春天门外汉了。 ●气味相投qì wèi xiāng tóu思想作风、兴趣情调互相投合:止有老友梁太素,隐居南山之麓,不屑小就,正与小生~|我同他一相识便~|两个叛徒~。也说【臭味相投】。 ●情投意合qíng tóu yì hé形容思想感情融洽,彼此相处合得来:宝蟾比不得香菱,正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便把金桂放在脑后|天配姻缘,自然~|他们两人结为兄弟,~|小两口~。 ●心心相印xīn xīn xiāng yìn彼此契合,思想感情完全一致:抚台看了,彼此~,断无驳回之理|和群众~。 ●意气相投yì qì xiāng tóu志趣和性格相投合:咱~,你知道我心忧|闲暇时,便研究学问,讨论政治,彼此~。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志向相同,意见相合:两个人~|他们是~的朋友|爱情必须建立在~的基础上。也说【道合志同】。 志同道合 ☚ 意气相投 众擎易举 ☛
道合志同 道合志同(志同道合)信仰主张一致,志向相同。道:信仰,主张。 ☚ 大同小异 地醜德齐 ☛ 志同道合表示同学、同事、朋友之间关系的道德用语。意为双方志愿相同,信仰相合,志趣相投。它与“狼狈为奸”、“同床异梦”意义相反。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为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匠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又能互相理解和帮助,才能成为志同道合者。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ake) the same path (/course); have a common goal; like minds finding themselves together on the same road; work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ame ideals ❍ ~的蒋冰如,他的大儿子自华毕业一年了,留在家里补习,不曾升学,……(叶圣陶《倪焕之》296) As for his fellow-idealist Jiang Bingru,his eldest son Zihua had left school a year ago and had been studying at home but had not yet gone on to a higher school;…/陈正公也是一文如命的人,因此~。(《儒林外史》591) And since Chen was another man who prizedone copper as highly as his life,the two of them hit it off well together. ❍ 垃圾聚成堆,烂木头汆在一滨里,说得好听些,就是 “~”; 自然两人要吹吹打打做起来了。(叶圣陶《倪焕之》107) Rubbish collects into heaps and scraps of driftwood accumulate in the backwaters,or to put it less rudely it’s a case of like minds finding themselves together on the same road. Naturally the pair of them will be launching in to their campaign with colours flying and drums beating. ❍ 等候在前头的,是~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业的一致; …… (《叶圣陶文集·倪焕之》Ⅲ—120) And what awaited him at the end of his journey? The kind of career he had always wanted,a really satisfying career and the companionship of a colleague who shared his own ideal and aspirations. It was all he had dreamed of come true. ❍ 福佑募股或者贷款,应该找~的人,钱倒是次要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Ⅰ—483)If the Fu You is seeking new shareholders or a loan,it would be best to find people with the same interests;people in the same line of business;the actual money is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 既然你们~,那还不该去听听。(杨沫《青春之歌》600) Since you see eye to eye,why not go along?/他说两个人~,如果联结起来,并头共枕讨论着教育上种种的问跑,那才妙呢; ……(叶圣陶《倪焕之》225) He says that it would be really wonderful if two people with the same ideals and aspirations could be joined together so that they can discuss on their shared pillow all sorts of problems concerned with education; … 志同道合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course; be devoted to a common cause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形容志向相同,意见相合。have a common goal, close affinity in aspiration and orientation, in the same camp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解义】彼此兴趣、思想完全相同。 【用法】朋友间思想一致,兴趣相投,可用此语。 【例句】我们三人是~的朋友。 【近义】情投意合 【反义】貌合神离 志同道合《辞源》源云:《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陈审举疏:“(伊尹、吕望)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宋·陈亮《龙川集·十九·〈与吕伯恭正志书〉之二》:“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按,此语之源当是:《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汉·王充《论衡·逢遇》:“夫贤圣道同、志合、趋齐,虞舜、太公行耦,许由、伯夷操违者,生非其世,生非其时也。”此语依此亦作“道同志合”。《宋史·列传一百四十九·家愿》:“时门下侍郎苏辙尝上疏辨策问,举汉武帝事,触上怒待罪,愿未及知也,因见辙,诵所对,惊喜曰:‘故人子道同志合,犹若是也。’”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志趣、理想、意见都很一致。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道:道路;信仰。指彼此志趣一致,意见相合。汉·王充《论衡·逢遇篇》:“夫贤圣,道同志合趋齐,……道虽同,同中有异;志虽合,合中有离。” 【例】我们是~的朋友,不会因为别人的挑拨而反目成仇。 〔近〕情投意合 见〖情投意合〗。 〔注〕“合”不能写作“和”。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释义】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志:?. 道:?. ??????. ?? ????. ??? ??. 【例句】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聚在一起。 ??? ? ?? ?? ? ?? ??? ???. 【近义词】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 【反义词】不相为谋 各奔前程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谓志趣相同,思想、目标一致。徐迟《地质之光》:“在三十年代,他也曾和~的学生结伴来到野外,足迹踏遍闽西、赣南、湘南、粤北。” 〔变式〕道合志同 志同心合 志同气合 〔近义〕意气相投 情投意合 〔反义〕同床异梦 貌合神离 〔辨析〕“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多指彼此理想、志趣、目标一致;“情投意合”多指彼此感情融洽,合得来。另见“气味相投”(428页)。 志向相同,理想一致志同道合;道合志同格式 直叙式。 释义 志:志向。道:指理想、信仰。 出处 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举例 他朋友虽多,但~的,也不过一二人而已。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不相为谋 bu xiang wei mou 【志同道合】 见268页。 【不相为谋】 见218页。 ﹝例﹞ 其实,“坚壁清野”虽然是兵家的一法,但这究竟是退守,不是进攻。或者就因为这一点,适与一般人的退婴主义相称,于是见得志同道合的罢。(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 这两个正副主任由于意见分歧,往往不相为谋,各干各的,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
同床异梦tóng chuáng yì mèng志同道合 zhi tong dao he 同舟共济 tong zhou gong ji 心心相印 xin xin xiang yin 【同床异梦】 见186页。 【志同道合】 志向相同,途径一致。源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同舟共济】 见128页。 【心心相印】 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非常契合。心:心意,思想感情。源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例﹞ 倘若半月后各路援兵齐到,闯、曹屯兵开封坚城之下,同床异梦,腹背受敌,颇难支持。所以他们认为小袁营目前应赶快脱离闯王,方不为迟。(姚雪垠:《李自成》)因为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早已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一个人离开了党的领导,离开了那些志同道合的战友和阶级弟兄,不论这个人的决心多么大,本事多么强,到头来,他必将一事无成。(郭澄清:《大刀记》) 一老一小,同舟共济,相依为命。(郭澄清:《大刀记》) 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心心相印xīn xīn xiāng yìn情投意合 志同道合 qing tou yi he zhi tong dao he 【心心相印】 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源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语意偏重在心思契合上。 【情投意合】 意谓彼此感情相合,心意相通。语意偏重在感情融洽上。 【志同道合】 志向相同,途径一致。道:途径。源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也作“道合志同”。语意偏重在志趣相投上。 说明:“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既可用于情人方面,也可用于非情人方面。 ﹝例﹞ 何玉凤姑娘,此时父母终天之恨,已是无可奈何;不想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忽然来了个知疼着热的世交伯母,一个情投意合的义姐,一个依模照样的义妹;又是嬷嬷妈,嬷嬷妹妹,一盆火似的哄着姑娘。(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我觉得琴跟觉民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他们的确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巴金:《新声集》) 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我想,人们当然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相爱——从一见钟情到心心相印;经过可靠的亲友介绍而相见恨晚;在同一单位中逐渐了解而终于相互爱慕……(刘心武:《爱情的位置》)既然你们志同道合,那还不该去听听。(杨沫:《青春之歌》) 貌合神离 mao he shen li 【貌合神离】 表面亲近,内心相距很远。源出《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例﹞ 但一从我做了他的党代表之后,便由“志同道合”一变而为“貌合神离”。(郭沫若:《革命春秋·涂家埠》)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指志趣一致、道路相同。 〔例〕他们虽然相处不久,但由于~,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辨析】见“情投意合”。 【提示】“合”不能写作“和”。含褒义。 志同道合zhìtóng-dàohé汉·王充《论衡·逢遇》:“夫贤圣,道同志合趋齐。”后以“志同道合”指彼此的志趣、目标一致。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指彼此志向相同,思想兴趣一致。也作“道合志同”、“道同志合”、“志同气合”、“志同心合”。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也说“道合志同”。形容彼此思想志趣一致。 梁山上的英雄 两口子赶集 挑水的娶个卖茶的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解义】 彼此兴趣、思想完全相同。 【用法】 朋友间思想一致,兴趣相投,可用此语。 【例句】 我们三人是~的朋友。 【近义】 情投意合、有志一同 【反义】 貌合神离、不相为谋 志同道合zhì tónɡ dào hé志: 志向。道: 道理,思想。志向相同,思想投合。徐迟《地质之光》:“在三十年代,他也曾和~的学生结伴来到野外,足迹踏遍闽西、赣南、湘南、粤北。” 志同道合zhi tong dao he道:指信仰,理想。志向相同,理想一致。形容彼此志趣一致。 【也作】道合志同志同意合 【近】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反】话不投机分道扬镳 志同道合zhìtóng-dàohé合:投合。志向相同,道路相合。指彼此志趣和思想观点一致。 【例】当然罗,爱情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的爱情必须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孔捷生《姻缘》) ❍ 他以革命的阶级友爱和女同志特有的热情对待了高自萍,觉得他是这个环境里惟一志同道合的知已。(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志向相同,意见相合。形容彼此志趣一致。道:道路,方向。也作“道合志同”。 志同道合zhìtóng-dàohé〔并列〕 志趣、理想一致或事业相同。周梅森《沦陷》:“敝人今天能与~的各界朋友在此聚会,十分荣幸,也十分高兴。” △ 褒义。多用于描写彼此投契。 【近义】情投意合。 也作“道合志同”、“道同契合”、“道同义合”、“道同志合”、“志同气合”、“志同心合”。 志同道合;心照神交 志同道合;心照神交zhì tóng dào hé;xīn zhàn shén jiāo【上】志:志向。道:道路,途径。形容彼此志向、信仰一致,道路或从事的事业相同。 ◆也作“道合志同”。闻一多《杜甫》:“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便渐渐觉得不独自己起先的念头可笑,连太白的那种态度也可笑了。” 【下】照:明白,了解。神交:忘形之交。谓心灵相通,情意投合。 ◆也作“心照情交”。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综】形容信仰、志向相同,心灵、情意投合。 【例】大学毕业了,这两位年轻恋人志同道合,心照神交,一同报名到边疆最艰苦、最缺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 松柏寒盟;金石至交 (五)聚散离合 ☛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志:志向,志趣。道:途径。即彼此理想志趣一致,所走的道路、干的事业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