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所谓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就是 “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0、162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强调现代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页)
(2) 只有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才能形成凝聚民心、激励奋斗的共同理想,使我们的政策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抓住时机迅速发展生产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只有彻底摒弃大搞政治运动的作法,坚定地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才能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3) 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才能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始终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明确我们前进的总方向,从根本利益上进行战略的宏观抉择。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个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4) 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才能排除 “左” 和右的干扰,引导绝大多数人牢牢把握住社会前进的方向。
邓小平鼓励我们说: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在邓小平的鼓励下,我们1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