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
是对冠状动脉堵塞,部分心肌缺血的病人护理。发病高峰平均年龄为50~69岁。冬春季发病较多是一种致命的老年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前区憋闷感并疼痛剧烈,放射到后背,左肩,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有时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左臂。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泵功能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死亡原因。护理:
❶急性发作时应首先让病人平卧,吸氧(见家庭吸氧法)。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就地抢救。平稳后再搬运。在急性期间第1~2周应绝对卧床休息,有并发症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2周以后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病情稳定逐渐可以自行洗脸,翻身,吃饭。第4~5周可以在床上坐起活动,并可在室内缓慢行走。但重症不宜过早活动。
❷室内环境应安静,舒适。室温适合。
❸当病人大、小便时要给予协助,避免病人用力过度。若排便用力则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氧,加之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反射性引起心律失常,危及生命。因此要关心病人的大便情况。若2天无排便,可给开塞露通便或给予蜂蜜早晚各1次(见便秘的护理)。
❹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每日保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避免过饱加重心脏负荷。忌烟、酒。若合并心力衰竭时应给低盐饮食。随着病情的缓解可以给软食,但必须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急性期间要注意观察病情,以防并发症发生。
❺如果病人四肢厥冷,皮肤苍白,出冷汗,脉快而弱,少尿或尿闭,血压下降至90/60毫米汞柱(12/8千帕)以下,可考虑为心源性休克。如果病人出现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白色泡沫痰,应考虑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如病人用监护仪监测心律,发现频发室性早搏,应考虑合并心律失常。必需立刻通知医师及时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氧气吸入浓度及流量合适。
❻目前临床治疗用溶栓剂以消除动脉内的血栓使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增强缺血心肌的氧供应。但是溶栓剂可引起全身纤溶,而合并出血的副作用。所以在护理时要紧密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高病死率主要原因是心泵功能衰竭,护理方面要严密监护病人心率及呼吸。尽力在症状发生的早期及时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