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❶适应能力 “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所以人对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由于人们对环境的变化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故无论是被动适应或主动适应都是必要的,所以,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变化着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例如,老年人离退休、丧偶或子女分家,工作和家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有的人能随遇而安很快适应,有的人则不然,甚至引起血压上升、焦虑不安乃至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这些都是适应能力较差的表现。
❷耐受力 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统称为耐受力。不同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力不同,反应也各异。除从精神刺激、社会变故的强度来区分耐受力外,还与刺激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有关。例如,精神刺激并不强烈,但频繁出现或持续存在,有的人不但可以耐受、坦然处之,有时还能把这种令人不快的精神刺激变为奋斗的动力,甚至在逆境中做出好成绩;有的人则不然,频繁或持续的精神刺激,不但导致其人格改变、精神萎靡,甚至发生心身疾病。可见,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类型、人格特征,以及确立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是对个体耐受力产生影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❸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活动如情绪和情感等都是受大脑皮层控制的。例如,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老年期脑动脉硬化),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就容易出现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相反,一个身心十分健康的人,则表现为情绪稳定、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说明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较高。
❹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如注意力水平)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度量,清晰度是最明确的指标。医学上将意识水平分为朦胧、梦幻、嗜睡、昏睡、昏迷等层次。注意力水平也是度量意识水平的常用指标,当发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或不能专心思考问题时,应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是某种心理疾病的先兆。由于注意力水平与观察力、记忆力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注意力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心理健康水平。但要指出,如果注意力的稳定性过分增强,如有强迫观念的老人,注意固定,则属于心理障碍。
❺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❻康复力 指在遭受精神刺激后心理创伤的恢复能力。这种康复能力的强弱、快慢与每个人的阅历、气质、性格等因素有关,所以康复能力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❼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 道德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道德感是情感需要的最高层次的情感,也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和最后形式。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的愉快,尽管会造成行为者的心理痛苦,但行为者本人却有自我肯定的评价,从而体验到满足的愉快。道德愉快有减轻和消除任何心理痛苦的作用,它是有信心、勇敢、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等诸多优良心理品质的坚实基础。当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过了他的道德痛苦时,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高。相反,道德痛苦比任何心理痛苦都更为深刻而剧烈,它可以破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可以使人陷于不能自拔的困境,甚至轻生自杀,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 判断健康的原则   健康心理学的任务与发展 ☛
000022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