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动过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动过速tachycardia

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叫心动过速。是心律失常之一。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型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等。病人可有心慌、心悸、心前区不适等感觉,可由多种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内分泌系疾病等引起;心电图检查有鉴别意义。

心动过速

频率快速的心律失常的总称。成人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也有少于100次者。按起搏部位分为窦性和异位性两种。窦性多见,心跳每分钟100—160次,见于兴奋、运动、发热、心肌炎、甲亢症等;异位性包括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前两种合称“室上性心动过速”。异位性又分阵发性和非阵发性两种,前者心跳每分钟160—250次,发作时间短暂,为数秒、数分钟或数日;后者为70—130次。治疗病因,应用心得安、异搏定、利多卡因等药治疗。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是频率快速的心律失常的总称,频率每分钟100~600次,但也有<100次的。节律可规则或不规则,又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按起搏部位分为窦性和异位性心动过速两类。前者已在“窦性心律失常”条述及,后者包括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前二种有时难以区别,常合称室上性心动过速。异位性心动过速可为发作性,起始和中止突然,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频率大多为每分钟160~250次,规则。婴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可达每分钟300次。另有心率不过快、开始与中止均非突然的称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又称加速的异位自主心律,频率大多为每分钟70~130次左右。异位性心动过速少数呈慢性持续性,亦可呈反复发作性,后者的特征是阵发数次或十余次快速异位心搏,间隔有数次数十次窦性心搏,持续反复发作,有时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此外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也包括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范围。
异位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有以下三种解释:
❶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
❷反复折返运动。当相邻的心肌复极不匀,可形成功能性传导分离。冲动沿应激性已恢复的心肌纤维向前传导时,原来不能应激的纤维相继恢复,形成一条可供逆向传导的通路,如此反复折返,产生频率高、节律规则或不规则的异位激动。近年来心肌电生理研究证明,不少交接处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房室结内功能性传导纵行分离引起环形折返的结果; 浦顷野纤维网与心室肌交接部位的微折返,也可形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这种情况也可发生在窦房结和心房交接处和心房内部。引起窦性或房性心动过速。
❸并行收缩。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同时伴有该起搏点周围的传入和传出阻滞。前者保护了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不致受窦房结除极而改变或消失; 后者使频率较高的异位心律外传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室性较房性或房室交接处性的多见,传出阻滞被突破时,即表现为并行收缩性心动过速。

☚ 并行心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tachycardia

指安静状态下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或婴儿心率超过150次/min者。为临床上常见而重要的体征。提示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或传导性异常。交感神经兴奋、低血钾、心肌缺血缺氧,使用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以及高温、电击等均可导致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类型有多种,临床重要性亦不相同。(1)若心率为100~150次/min(偶达180次/min),节律规则,第一心音增强,心率与脉率一致,提示为窦性心动过速。压迫颈动脉窦数分钟后心率可逐渐减慢;停止压迫后心率可很快回复到原来水平。运动或深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略减慢。其发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抑制有关。可为:
❶生理性:多见于青少年或运动、焦虑及情绪激动时;
❷病理性:见于发热、贫血、缺氧、出血、休克、心力衰竭、心肌炎及心肌病等;
❸药物性:见于使用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2)若心率在160~250次/min,骤然发作,突然中止,节律规则,第一心音增强,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压迫颈动脉窦后可使心率突然恢复正常,同时常伴有心悸、气急、胸闷、甚至晕厥、血压下降等表现。见于:
❶健康人,尤其青年人,其发作与过劳、烟酒过量及情绪激动有关,也可见于儿童;
❷某些消化道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孕妇等;
❸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肺心病等;
❹预激综合征;
❺洋地黄中毒,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3)若心率在160~220次/min,心律规则或轻微不规则,起止突然,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压迫颈动脉窦无反应。这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4)若心率在140~160次/min,心律规则,第一心音增强,为心房扑动。压迫颈动脉窦后,心率可变缓慢而不规则;停止压迫后,心率又可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运动可使心率突然增加1倍。一般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正常人罕见。(5)若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绝对不等,心音强弱完全不一致,心率大于脉率,呈脉短绌者,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心律失常。凡是可以引起心房肌或窦房结缺血,或心房肥厚、扩大的任何疾病,均可引起心房颤动。常见于:
❶器质性心脏病:50岁以下的成年人发生心房颤动,最多见的原因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也常见于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中年以上者,冠状动脉疾患为其常见原因。是由于心房缺血所致。婴幼儿心房颤动很少见,如发生,则多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所致。
❷心外因素:如感染、纵隔肿瘤、内脏栓塞、头颅外伤及洋地黄中毒等,均可导致心房颤动。
❸极少数(约5%左右)的心房颤动找不到病因,称之为原发性心房颤动。情绪激动、疲劳、酗酒及吸烟等常为其发作的诱因。

☚ 心率   心动过缓 ☛

心动过速

tachycard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