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功能不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功能不全

又称“心力衰竭”。因心脏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心脏正常的功能是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以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心肌收缩力因各种疾病而减弱,不能将静脉系统回心的血液充分排出,于是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静脉淤血;另方面又发生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不能满足人体组织代谢需要,从而出现心功能不全。常见的病因有:(1)心瓣膜启闭功能障碍,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2)心肌病变,如各种心肌炎,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肌病、克山病、脚气性心脏病等;(3)冠状循环功能不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各种原因(情绪激动、癫痫发作、突然肺动脉高压、胆囊和胆道疾患以及吸烟过多、迷走神经兴奋等)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左心衰竭、休克、失血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及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都可导致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4)心脏外伤或心包炎引起心包积血或积液时,因心包内压力增高或慢性心包炎时由于纤维性粘连,限制心室舒张;(5)慢性肺气肿及肺硬化,因肺循环阻力增大,加重右心负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具有储备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代偿维持心功能平衡,只有代偿失调后才呈现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弥漫性心肌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时,可迅速陷于心源性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在各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基础上,由于代偿失调后逐渐发生的。其基本病变有心脏代偿性肥大、扩张,肺淤血水肿,静脉系统和腹腔内脏淤血以及皮下水肿与体腔积液等。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心律失常、感染、妊娠或分娩、严重贫血、大失血等,均可诱发慢性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心脏不能正常地排出从大静脉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即心脏排出功能不能适应心脏的负荷时,叫心功能不全。临床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高输出量心功能不全与低输出量心功能不全等。心功能不全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心脏本身疾病与非心脏疾病:心脏本身疾病可见于心肌疾病、心内膜疾病、心包疾病、冠状血管疾病等;心脏以外疾病有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严重失血与贫血、内分泌障碍疾病、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需针对原因治疗,改善心脏功能,对症等。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亦称心力衰竭。指心血管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因心脏失去代偿而发生的功能衰竭。即心脏不能正常地排出从大静脉回流到右心的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的需要,并造成血液和体液淤积。临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或称心力衰竭,系指心肌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生长及代谢的需要。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小儿与成人不尽相同,尤以婴幼儿差别更大。
决定心脏功能的因素有心脏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期的容量)、心肌收缩力、心脏后负荷(心室喷血时的张力)、心率及心室收缩的协调性。上述单一或多种因素的改变均可发生心力衰竭。小儿多数为先天瓣膜梗阻及容量负荷过重所致。
病因 引起小儿心功能不全的常见疾病,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及完全性大血管错位、大型动静脉瘘、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新生儿溶血症或双胎间输血导致的贫血、肝脏大血管瘤、糖尿病母亲生的小儿发生的低糖血症、低钙血症、缺氧等。婴儿期有左向右大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高原性心脏病、感染中毒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学龄期以风湿性心脏炎及风湿性瓣膜病、感染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急性肾炎、肾性高血压、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大量补液、严重心律失常及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为常见原因。
病理生理 心功能不全首先出现心肌纤维代偿性伸张以增加心脏收缩力。根据Starling定律,若心肌过度伸张,则心肌收缩力反而减弱;心室壁张力随心肌纤维伸长而增加,从而增加了心脏的后负荷及心肌氧耗量,致心室射血能力降低,于收缩时不能将心腔内血液排空,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压力升高,射血比数(心搏容量/舒张末期容量)降低。过去认为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及心脏的失代偿作用仅由于血液动力学障碍所致,而目前认为除血液动力学外神经体液的调节也起重要作用。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房、心室扩张,压力升高,反射性引起心脏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抑制而心率增快。心力衰竭时肾脏对水钠的潴留与下列三种因素有关:
❶继发于醛固酮增多:因肾血流少,肾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血浆α2球蛋白产生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兴奋肾上腺皮质使分泌醛固酮;
❷抗利尿激素增加:加强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水的回吸收;
❸肾近曲小管回吸收钠量增多:与肾内血流重新分布,使近髓质的肾单位(亨利襻)血流增多以及血浆利钠因子(第三因子)减少有关。
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以体循环静脉淤血为主,出现气促、颈静脉怒张、肝大及水肿。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为主,左心房及肺静脉扩张,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有啰音、奔马律,重者可出现干咳,肺背底有哮鸣音或细湿啰音,有时与肺部感染难区别。婴幼儿特别新生儿很少出现单独右心衰竭,而是全心衰竭(右心衰竭及左心衰竭),起病常急骤,以呼吸浅快,吃奶时要间断休息及心动过速为主要表现。婴儿有时不喜平卧,喜竖抱或伏于成人肩部睡眠。新生儿有时表现烦躁不安,睡眠不安宁,呻吟,拒奶等,安静时呼吸次数每分可达50~100次,但较少有呼吸加深,鼻扇或吸气凹陷现象,心率每分多于140~180次,可有奔马律,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肝可于肋下3~5cm扪及,(正常2cm之内)。慢性心力衰竭时可出现皮肤苍白、多汗、四肢冷、重者有青紫、吸奶易疲劳、纳呆或呕吐,脉细,发育较差,体重不增,肺部鼾音或啰音长期不消失,眼眶周围或面部轻度浮肿,而全身浮肿不明显,肝呈进行性增大,可有压痛,颈静脉怒张不易见到,但可见手背静脉怒张。年长儿心力衰竭表现较典型者与成人相似。
其他检查如胸部X线示心影扩大,肺门血管影增深,肺静脉淤血,肺水肿时肺野有云雾状阴影。循环时间延长可达30或50s(正常6~12s),风湿热伴心衰时血沉反而可降至正常。
治疗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诱因; 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及减少和防止体内水、钠滞留。
一般治疗 维持头高位,背部垫枕头使上身抬高45°。吸入30~50%氧气。烦躁时给少量镇静剂,必要时给吗啡,每次0.1~0.2mg/kg。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低于7g/dl或红细胞比积低于20%时可加重心力衰竭,应输少量红细胞。注意电解质平衡,限制液量,平均婴儿60~80ml/kg,年长儿40~60ml/kg。低盐饮食,每日进盐低于1g。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有:
(1) 洋地黄类:婴儿以地高辛为首选,因其吸收快、排泄快故最适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是否已用过洋地黄及其用量。
常用洋地黄制剂剂量如下表:
用法:
❶以总量的2/3即服,余下1/6每6小时一次,共2次。
❷总量三等分,即服1/3,后6小时一次,8小时后再服一次。
❸以维持量每日均分二次口服,5~7天后也能达到饱和血浓度。一般除急症、病危者选用静脉注射或快速洋地黄化外,其他尽量用维持量,长期口服。疗效以临床表现来判断,如心率及呼吸减慢,肝脏缩小,全身情况改善等。并可在服药后观察心电图是否显示P-R延长及Q-T缩短的药效反应。若洋地黄已用足量而仍无疗效,应分析原因不宜盲目加大剂量。

常用洋地黄制剂剂量表

药物途径年龄负荷量维持量
地高辛
(Digoxin)
口服早产儿
新生儿
<2岁
>2岁
0.03~0.035mg/kg
0.03~0.05mg/kg
0.05~0.06mg/kg
0.04~0.05mg/kg,
总量不超过2mg
0.005~0.01
mg/kg
0.01mg/kg
0.01~0.015
mg/kg
0.01~0.015
mg/kg
以上维持量
分二次口服
静脉

肌注
新生儿
<2岁
>2岁
0.025~0.03mg/kg
0.04mg/kg
0.03mg/kg
1/3~1/4
总 量
毛地黄
毒苷
(Digitox-
in)
口服新生儿
<2岁
>2岁
0.015~0.03mg/kg
0.04~0.06mg/kg
0.02~0.04mg/kg
1/10总量
静脉

肌注
<2岁
>2岁
❵0.02mg/kg
毛花甙C
(西地兰)
(Cedila-
nld)
 <2岁
>2岁
0.03mg/kg
0.01~0.02mg/kg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地高辛在血浆及组织的浓度均高于婴儿及年长儿,主要由于摄入剂量相对较大,肾排泄较慢所致。新生儿血清地高辛浓度超过或等于5ng/ml,婴儿超过4ng/ml,儿童超过3ng/ml(成人超过2ng/ml),提示洋地黄中毒。中毒时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新生儿表现为拒食,持续呕吐;婴儿表现软弱无力,呆滞。心电图则以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节律伴房室分离及P-R间期较用药前延长50%为常见的改变;而室性心律失常、胃肠道及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较成人少见。新生儿ST段呈鱼钩式变化不常见。年长儿中毒症状与成人相似。
洋地黄中毒时的处理:
❶立即停药;
❷测血清地高辛、钾、镁浓度;
❸血钾正常或降低,不伴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可静滴氯化钾,滴速每小时不大于0.3mEq/kg;
❹若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给苯妥因钠1~2mg/kg静注(持续2分钟),必要时5~15分钟重复一次,不超过10次。有血压下降时停用;
❺心得安0.05~0.2mg/kg静注;
❻心室率慢或传导阻滞用阿托品0.01mg/kg静注;
❼若室性早搏不能控制,可用心房起搏器;
❽可试用地高辛特异抗体中和。
(2) 儿茶酚胺类药: 异丙基肾上腺素应用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且对洋地黄治疗无效时,或先天心脏病手术后出现低心排量时。该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扩张周围血管,降低阻力,增加心排量。采用循环支持液(7.5%碳酸氢钠20ml+20%葡萄糖30ml+异丙基肾上腺素,后者剂量按每分钟0.1~0.2μg/kg)静脉滴注,有效时常于滴注20~30分后即见气促改善,肝缩小。此外亦可选用多巴胺每分钟5μg/kg静脉滴注。
扩张血管药物 适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特别是肺充血合并周围循环灌注不良或心脏手术后低心排量。常用药物有硝普钠每分钟1~8μg/kg静脉滴注或苯苄胺每次1mg/kg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一般1~2小时内滴完,如效果不明显,可根据药物反应及病情决定是否再给药。此类药物对婴幼儿的疗效尚在观察中。
利尿剂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水的再吸收达到利尿目的,减轻心脏负荷,常用于急性肺水肿或用洋地黄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利尿剂中以利尿酸及速尿作用强,显效快。剂量均为每次1mg/kg静注,因排钾多故与洋地黄并用时谨防洋地黄中毒,可与潴钾利尿剂螺旋内酯固醇,氨苯喋啶合用。长期应用易致电解质紊乱,应注意血钠、钾、氯的测定,随时纠正。婴儿有顽固性心力衰竭对利尿酸效果不显者,可能是继发于醛固酮增多之故,则用螺旋内酯固醇1mg/kg每日三次效果更好。
肺水肿的处理 肺水肿时可
❶正压吸入100%氧气,有泡沫痰者可吸入通过30~50%酒精的氧气,使泡沫破裂,有利气体交换;
❷ 吗啡每次0.1~0.2mg/kg皮下或肌注;
❸速尿1mg/kg静注,快速利尿;
❹四肢中三肢轮流环扎,每15分钟一次;
❺血容量明显增多者可抽放静脉血10~20ml/kg;
❻洋地黄治疗,无效时用氨茶碱3~5mg/kg静脉缓注;
❼血管扩张剂。
☚ 高血压症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特点 ☛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见“心力衰竭”。

☚ 充血性心力衰竭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
000031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