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丧一种服丧方式,即服丧者不穿丧服,而通过其它一些方式以示心里哀悼。心丧的范围一是弟子为恩师服丧。《礼记·檀为上》:“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二是父在为母及妾子为所生之母服丧。按礼,古者尊无二上,因此,父在母丧时,为母服丧一周年;妾子丧所生之母时,也服丧一周年。然而一周年后,虽可除去丧服,但于心犹有丧制,即心丧。心丧的具体要求是:不听音乐,不居卧室,不饮酒食肉,不参加吉庆宴席等等。中国封建社会在法的制定上实行礼法结合,因此,将心丧规定于法律中。《唐律疏议·职制》:“冒哀求仕者:徒一年。谓父母丧,禫未除及在心丧内者”。疏议解释为,在心丧内者,谓妾子及出妻之子,合降其服,皆二十五月内为心丧。 心丧 心丧一种无服的守丧。一般用于弟子为老师,朋侣为至友,门生为举主,故吏为旧君,属下为官长等,可以不穿丧服,只在心里悼念,故称。有的在室内以麻带围腰,麻布束头,表示哀悼,出门时则卸下。心丧时间三年。《礼记·檀弓上》:“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郑玄注:“心丧戚容如父而无服也,凡此以恩义之间为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水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 ☚ 吉拜 匿丧 ☛ 00007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