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微行柏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微行柏谷 微行柏谷西汉轶事小说。旧题班固撰,不可信,为成帝时人撰。原载《汉武故事》。鲁迅 《古小说钩沉》辑录。吴组缃等编《历代小说选》、李格非等主编《文言小说》、王金盛编《历代微型小说选》皆录入。微行,封建时代皇帝或高官,改穿平民百姓的衣服,私行外出。柏谷,京城长安附近的一个小地方。作品描写汉武帝出宫私访在柏谷遇险的故事: 武帝微行至于柏谷,夜找亭长投宿,亭长不纳,乃宿于旅店。店老板说武帝带剑群聚,夜行动众,可能为盗或淫乱。过了一会,武帝使人偷察,见店老板邀了十多个青少年,皆持刀剑等武器,计议要围讨武帝等人。当时,武帝侍从闻之皆惧,劝武帝连夜回去。武帝认为去必致祸,不如留下稳住他们。有顷,老板娘出来安慰武帝诸人,今晚放心休息,不会发生他事。老板娘又回屋中,把丈夫等人灌醉,并把丈夫捆绑起来,招来的青少年都被吓跑了。她遂杀鸡作食,答谢客人。天亮时,武帝诸人离去。作品通过对店老板因误会而要密谋杀害武帝的惊险场面和老板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过程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汉武帝那种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神态和善于应对险恶境遇的本领; 同时还塑造了旅店夫妇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店翁 (老板) 正直耿介,对坏人持有高度警惕性,但对事物观察不细致,性格急躁、鲁莽; 而店妪 (老板娘) 很有智谋、胆略,观察问题深入,性格善良而精细。虽用墨不多,却把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得栩栩如生。小说重视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三个人物形象迥然不同,不得不叹服作者的功力。这是古代较早的惊险小说。 ☚ 刘安 神君 ☛ 微行柏谷·班 固· [选自《汉武故事》] 这篇小说写的是汉武帝微服出访,身陷恶境,最后化险为夷的故事。字数不多,却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汉武帝临危不惧,镇定从容,为人豁达,不失英雄本色;旅店主人正直、嫉恶如仇,警惕性高,但有点鲁莽、急躁;女主人谨慎、精细,颇有心计,处事果断。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规律。作者深谙此道,因而小说开头,寥寥数笔,就将汉武帝置于非常复杂的环境里。“上微行至于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于逆旅”,“逆旅”就是旅店。而汉武帝一行引起店主的怀疑和敌视。当汉武帝要买酒喝,也遭到店主的侮辱和拒绝。店主认定他们是一伙杀人越货、无恶不做的强盗,于是邀集十多个小伙子,用弓、矢、刀、剑武装好,准备向他们发动攻击。汉武帝的手下人,探听到消息后,惊恐万状,都劝汉武帝马上离开此地,这时矛盾双方,剑拔弩张,形势万分危急。但汉武帝处险不惊,冷峻异常,审时度势,清醒地认识到去必致祸的严重后果,作出“不如且止以安之”的英明决定。以非凡的“忍”从而使事态有了转机的可能性。 旅店女主人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首先她通过自己仔细观察,觉得汉武帝不像坏人,于是规劝丈夫。然而其夫固执己见,坚决要打:“此易与耳!鸣鼓令众,讨此群盗,何忧不克。”规劝不成,她采取“稳”的方法。一方面稳住丈夫“且安之,令其眠,乃可图也。”另一方面稳住汉武帝一方。向汉武帝他们亮底:“诸公子不闻主人翁言乎?此翁好饮酒,狂悖不足计也,今日具令公子安眠无他”,避免矛盾双方冲突、激化。从中寻找机会,扭转局面。接着她设计于酒,利用天气寒冷和丈夫贪杯这些有利因素,“酌酒多与其夫及诸少年”,将他们灌醉,然后亲自把丈夫捆绑起来,那些小伙子也因“群龙无首”而各自逃散。经过女主人的努力,终于化险为夷。故事以汉武帝回宫召见旅店夫妻,赏赐女主人金千斤,提拔店主为禁卫军官作结。表现了汉武帝政治家的宽宏大度。 整篇小说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井然有序。另外小说人物的性格化语言对于刻画人物也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最后有一段补叙,交代了汉武帝这次“微行”的目的,以及“丞相公孙雄数谏上,弗从,因自杀”的情况。汉武帝险遭杀害,只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块墓地。而丞相愚忠,用自杀的办法来谏止汉武帝,这些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都是不足取的。作者之所以非要补上这个“尾巴”除了考虑情节的完整性之外,可能也暗含着讽谏的作用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