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观
❶ 特指{春秋}{鲁}阙,{孔子}诛{少正卯}之处。 《旧唐书·李义府传》:“{仲尼}爲{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义方}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于双阙之前﹐实以爲愧。”《孔子家语·始诛》:“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金}{元好问}《曲阜纪行》诗之六:“两观余坡陀﹐万世示顽犷。” ❷ 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唐}{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汉书·董仲舒传》:“及至{周}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于庭﹐而颂声兴。”{晋}{崔豹}《古今注·都邑》:“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 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❸ 借指行刑正法之所。{宋}{李纲}《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罪实比于四凶﹐诛宜行于两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