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粤黄檀
【概况】: 异名 藤春(海南)。 基源 为豆科黄檀属植物两粤黄檀的茎。 原植物 两粤黄檀 Dalbergia benthami Prain,又名两粤檀(《海南植物志》),蕉藤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藤本,树皮棕色。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7,宽椭圆形,长3~6.5cm,宽1.9~3.5cm。 先端钝,微缺,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圆锥花序腋生,长4cm,宽2.5cm;总花梗及花梗被锈色柔毛;基生小苞片披针形,早落;萼钟形,萼齿5,卵形,等长,被锈色柔毛;花冠白色,具长爪;单体雄蕊9;子房无毛,具长柄。荚果扁平,长圆形,长4~8cm,宽1~1.5cm,无毛,沿腹缝线具狭翅。种子1~2,肾形,长1.1cm,宽0.5cm,扁平。花期2~4月,果期4~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69页.图266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900m林中。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药性】: 功效 活血,通经。 主治 跌打损伤,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