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御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御茶 御茶皇帝饮用之茶。御茶来源有二: 一是宫内制茶,一是地方贡茶。三国时吴国末帝孙皓举行酒宴,赐不能饮酒者以 “茶荈” 代酒。南朝宫中饮茶之风渐盛; 唐宋时饮茶尤盛。唐王建《宫词》: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不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子兰 《夜直》云: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夫央; 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唐代贡茶以湖州紫笋茶和常州紫笋茶 (或阳羡茶) 最为著名,多为立春后焙造新茶以贡。宋代贡茶均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并有宫中绣茶之制。宋徽宗《大观茶论》 为宋代宫中品茶经验之大成。宫中茶宴不断,并以 “斗茶” 之技相夸耀。宋代御茶名品迭出,如仁宗时的 “小龙”、“小凤”、“京挺”、腊面茶 以及仁宗庆历年间 (1401—1408) 的 “小龙团茶”; 神宗元丰年间 (1078—1085) 的 “密云龙”;哲宗绍圣年间(1094 —1097) 的 “瑞云”、“翔龙”;大观元年 (1107) 的白茶; 宣和二年 (1120) 的“银线水芽”、“龙团胜雪”。贡茶之时,将茶叶放入黄斗之中,黄斗又放入花箱之中,花箱内外用黄罗相围,一层又一层,时有 “十袭之珍” 之称。明代初年,地方采茶芽以进,主要有探春、先春、次春、紫荀四品,并置茶户500,免其徭役。此外,还有苏州的 “虎丘茶”、“天池茶”,宜兴的 “阳羡茶”,安徽的 “六安茶”、西湖的 “龙井茶”、浙江临安的“天目茶” 等 明太祖朱元璋首倡茗饮之法,即取初萌茶之精品加泉水,置于鼎中,一煮便啜。清代贡茶更多,多属各地名茶。如清初云南所贡普洱茶即有普洱大、中、小、女、珠、芽、蕊等茶品。负责御用茶的机构,明有御茶房,设提督太监正副2员,分两班,常行近侍三四十员; 清因明制,设管理事务大臣,下属有尚茶正、副与尚茶11人,专责其事。清代皇帝还喜饮奶茶。每日恭备御茶份例为14斤,75包; 皇后茶叶份例10包,即2斤; 皇贵妃以下至贵人日用茶叶为1斤,5包。 ☚ 药膳 点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