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得鱼忘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得鱼忘筌

典源出处 《庄子·外物》:“荃(筌) 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释义用法 筌,捕鱼的竹器。蹄,捕兔的网。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便忘了筌; 蹄是用来捕兔的,捉到了兔便忘了蹄; 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领会了意义便忘了语言。后以此典指达到目的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亦指忘情、忘我等。
用典形式
【弃筌】 唐·骆宾王:“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忘筌】 唐·杜甫:“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唐·刘禹锡:“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宋·唐庚:“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忘蹄】 宋·黄庭坚:“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
【得兔】 宋·苏轼:“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筌蹄】 唐·高适:“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问旧蹄】 清·王夫之:“逸情交臂多相失,求兔何劳问旧蹄。”
【忘筌蹄】 唐·孟郊:“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元·耶律楚材:“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入手忘筌蹄。”
【筌蹄弃】 唐·杜甫:“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
【蹄求兔】 宋·杨亿:“文字蹄求兔,机缘芥值针。”
【忘筌得鱼】 唐·李白:“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钓罢忘筌】 唐·张谓:“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得鱼忘筌】 魏·嵇康:“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得兔忘蹄】 清·王夫之:“未敢泣麟伤绝笔,何人得兔不忘蹄。”
【筌蹄自忘】 唐·骆宾王:“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

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

《庄子·外物》:“荃(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筌,捕鱼的竹制器具。蹄,捉兔的网。后以此典指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凭借的事物;也用以指忘情、忘我等。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晋·何劭《赠张华》:“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晋·支遁《咏怀》:“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 盗泉   德星 ☛

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

庄子在《外物》中用的比喻,原意为捕到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用的竹器——筌,“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唐成玄英疏曰!“此合谕也。意,妙理也。夫得鱼兔本因筌蹄,而筌蹄实异鱼兔。亦由元理假于言说,言说实非元理。鱼兔得而筌蹄忘,元理明而名言绝。”以筌蹄喻言说,以鱼兔喻玄理,鱼兔得而筌蹄弃,玄理命而言语绝。强调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根本目的在得意,“语之所贵者意也”(《天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是审美中一种最高境界最佳状态,当人们为美所强烈地感动着的时候,处于此种得意忘言状态,作品的意往往超出其言,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也是得意忘言。庄子学派的“得意而忘言”和“不可以言传”是分不开的、一旦进入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的境地,也就是审美感受的完成。简言、舍言,求意、重意的观点,重内容轻形式的思想,一直长远地影响了中国的美学思想。

☚ 解衣般礴   物化 ☛

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释义】荃即筌,是捕鱼的器具,蹄是捕兔的网。是说渔夫捕到鱼,忘了捕鱼的工具。《庄子》原意是用筌者、蹄者的故事说明“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一道理,也就是说,当你得到了话语中的意趣,尽管去体会,不必记得原来的语言形式。所以《列子·仲尼》说:“得意者无言”,就是这道理。后人却将“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掉其初所凭借的力量或工具。

【例句】①得鱼后,怎忘筌,得鱼后,怎忘筌!(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十五出《分别》[红绣鞋])此说得中后不敢忘丈人的恩德,是感恩图报的意思。②感蒙爱怜,得鱼后怎忘筌?(佚名南戏《白兔记》第二出《访友》[梧叶儿])言不会忘恩。


典故“得鱼忘筌”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得鱼忘筌

典源出处 《庄子·外物》:“荃(筌) 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释义用法 筌,捕鱼的竹器。蹄, 捕兔的网。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便忘了筌; 蹄是用来捕兔的,捉到了兔便忘了蹄; 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领会了意义便忘了语言。后以此典指达到目的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亦指忘情、忘我等。

用典形式

【弃筌】 唐·骆宾王:“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忘筌】 唐·杜甫:“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唐·刘禹锡:“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宋·唐庚:“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忘蹄】 宋·黄庭坚:“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

【得兔】 宋·苏轼:“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筌蹄】 唐·高适:“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问旧蹄】 清·王夫之:“逸情交臂多相失,求兔何劳问旧蹄。”

【忘筌蹄】 唐·孟郊:“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元·耶律楚材:“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入手忘筌蹄。”

【筌蹄弃】 唐·杜甫:“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

【蹄求兔】 宋·杨亿:“文字蹄求兔,机缘芥值针。”

【忘筌得鱼】 唐·李白:“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钓罢忘筌】 唐·张谓:“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得鱼忘筌】 魏·嵇康:“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得兔忘蹄】 清·王夫之:“未敢泣麟伤绝笔,何人得兔不忘蹄。”

【筌蹄自忘】 唐·骆宾王:“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


“得鱼忘筌”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得鱼忘筌

筌: 捕鱼用的工具。捕到鱼忘掉了筌。原意是说明言词和意义的关系: 言语的功能在于探究或表达意义,一旦得到了意,言词也自然应被放弃了。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系兔脚的一种类似绳网的工具)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在谈论“义”的时候,先列举出一些古代明君圣贤的故事: 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贤者许由,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颍水,隐居山林。商汤决定将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仅不接受,而且发了脾气;纪他听到了此事,担心汤再来找他,便带着门徒躲避到窾水河畔去了,诸侯们听到后,担忧纪他投河绝世,络绎不绝地前往窾水之滨吊慰;三年之后,申徒狄闻知这些贤士之事迹,甚慕其高名,遂投河而死。庄子在讲完这段故事之后,紧接着说了下边一段话:“筌这个东西是用于捕鱼的,得到了鱼,就把它忘掉了;蹄这个东西是为了捕捉兔子的,得到了兔子也把它忘掉了,言词是为了达意,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言词了。我怎样才能找到懂得言词之道的人而与之交谈呢!”

后“得鱼忘筌”引申出两种意思: 一是比喻悟道忘其形骸;一是比喻达到目的或成功后就背恩忘本。

得鱼忘筌

鱼忘筌déyúwànɡquán

┃━┃━ 筌,捕鱼器,竹制。《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后比喻获得成功而忘其凭借。

☚ 得兔忘蹄   断鹤续凫 ☛

得鱼忘筌

比喻达到目的就负恩忘本。梁启超《外交失败之原因及今后国民之觉悟》: “故目的既达,得鱼忘筌,其手腕之峭紧敏捷又如此。”
●《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 筌: 竹制的捕鱼器具。蹄: 捕兔的网。庄子重视根本,认为捕得鱼可抛了筌,捕得兔可忘了蹄,掌握了意义,即可抛开表达意义的言词。

得鱼忘筌déyú-wàngquán

筌: 捕鱼用的工具。捕到鱼忘掉了筌。原意是说明言词和意义的关系: 言语的功能在于探究或表达意义,一旦得到了意,言词也自然应被放弃了。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系兔脚的一种类似绳网的工具)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在谈论“义”的时候,先列举出一些古代明君圣贤的故事: 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贤者许由,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颍水,隐居山林。商汤决定将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仅不接受,而且发了脾气;纪他听到了此事,担心汤再来找他,便带着门徒躲避到窾水河畔去了,诸侯们听到后,担忧纪他投河绝世,络绎不绝地前往窾水之滨吊慰;三年之后,申徒狄闻知这些贤士之事迹,甚慕其高名,遂投河而死。庄子在讲完这段故事之后,紧接着说了下边一段话:“筌这个东西是用于捕鱼的,得到了鱼,就把它忘掉了;蹄这个东西是为了捕捉兔子的,得到了兔子也把它忘掉了,言词是为了达意,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言词了。我怎样才能找到懂得言词之道的人而与之交谈呢!”
后“得鱼忘筌”引申出两种意思: 一是比喻悟道忘其形骸;一是比喻达到目的或成功后就背恩忘本。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梁启超《外交失败之原因及今后国民之觉悟》:“故目的既达,得鱼忘筌,其手腕之峭紧敏捷又如此。”

得鱼忘筌

(同)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反)饮水思源

忘本

忘本

饮水忘源 吃水忘源
忘记祖先:卖祖
忘记了自己国家或祖先的历史:数典忘祖
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得兔忘蹄 得鱼忘筌
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鸟尽弓藏
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疮好忘痛
(忘记根本:忘本)

另见:忘记 本源 忘恩负义 ︱不忘本

☚ 不义   忘恩负义 ☛

不义

不义

不谊 非义
指责对方很快就背信弃义:墨迹未干 墨沈未干 墨汁未干
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卸磨杀驴
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事情成功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凭借:得鱼忘筌 忘筌得鱼
事情成功后,有功的人不受重用:兔死犬饥
事情成功后,功臣就被抛弃或杀害:鸟尽弓藏 鸟得弓藏 弓藏鸟尽
事情成功后,就抛弃或杀害从前出过力的人:烹狗藏弓 藏弓烹狗 狗烹弓藏
事情成功后,曾经效劳出力的人被杀掉:兔死狗烹 兔尽狗烹

另见:忘本 做坏事 ︱义气 义行

☚ 不义   忘本 ☛

得鱼忘筌

捕得了鱼,就忘了捕鱼的工具。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就忘恩忘本。军事上用来形容取得了战争胜利就忘记了曾经支援过他的国家和人民。筌:捕鱼用的竹器。 《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得鱼忘筌得魚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亦作“得鱼忘荃”。捕得了鱼,忘掉了捕鱼的工具。筌,捕鱼用的竹器。
❶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医方集解·自序》:“或曰:善师者不陈,得鱼(者)忘筌,运用之妙,在于一心,何以方为?”
❷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藉,有恋新厌旧的忘本之意。《眼科开光易简秘本·刘集福序》:“天下万世之得鱼忘筌者,有如余之谬也。”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after catching fish,the trap is forgotten; forget the trap as soon as the fish is caught; forget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d is attained; forget the things (/conditions) which bring one success; kick down the ladder
❍ 你这样~,总有一天要摔跟头的。The way you do things is like kicking off the ladder below you. You will come a cropper one of these days.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ɡ quán

荃:捕鱼用的竹器。指捕得了鱼就忘记了荃。比喻达到目的或成功后就背恩忘本。forget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d is attained, kick down the ladder, forget the things which bring his (her) success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解义】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得鱼后,忘了捕鱼的竹器。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用法】一般含贬义。
【例句】人活一世,应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情,而不可忘恩负义,~。
【近义】得意忘言
【反义】饮水思源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ɡ quán

筌:用竹或草编的捕鱼工具。鱼捕到了,就把捕鱼的工具忘掉了。比喻事成之后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工具。《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例】刚当上官就把支持过你的朋友给忘了,你这不是~吗?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ɡ quán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就忘记了用来捕鱼的筌。比喻达到了目的就忘了本。《两交婚》六回:“我甘颐若蒙卿撮合,成就了辛小姐婚姻之好,而~,不念卿卿之德,便当骨化随尘,形销委露,不复归于故乡。”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荃quán:通“筌”。)
〔近义〕过河拆桥 卸磨杀驴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反义〕饮水思源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过河拆桥
guo he chai qiao
兔死狗烹 卸磨杀驴
tu si gou peng xie mo sha lu
【得鱼忘筌】 捕了鱼就忘掉了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掉原来的凭借。筌:捕鱼用的器具。源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将人踢开,一点不念旧情。
【兔死狗烹】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来吃了。比喻目的达到后将曾经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害。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卸磨杀驴】 磨完东西把拉磨的驴子杀掉。比喻事成之后将出过力的人抛弃。
﹝例﹞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 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老舍:《骆驼祥子》) 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明·吴承恩:《西游记》) 卸磨杀驴是很没有道德的。
饮水思源
yin shui si yuan
【饮水思源】 喝水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源出北周庾信《征调曲》:“饮其流者怀其源。”
﹝例﹞ 他竟然无耻地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不饮水思源,宣称“学生没有爱国的资格。”学生们起来同他辩论,他就把一个姓吴的女生绑起来毒打。(苏叔阳:《大地的儿子》)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筌:用竹或草编的捕鱼工具。原指鱼捕到了,就把捕鱼的工具给忘掉了。后比喻事成之后便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工具。
〔例〕他刚有点小名气便~,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放在眼里。
【提示】多作谓语。

得鱼忘筌déyú-wàngquán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得了鱼就忘了捕鱼的筌。后以“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掉了原来的凭借。参见“得意忘言”。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ɡ quán

❶ 原指捕到了鱼,就把捕鱼工具忘掉了。
❷ 比喻获得某种精神满足后,忘记了有形的物体。
❸ 也比喻事成后,就忘掉了赖以成功的凭借,负义忘本。筌: 用竹或草编的捕鱼工具。也作“忘筌得鱼”、“得鱼忘荃”。

得鱼忘筌de yu wang quan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得了鱼,就忘掉了筌。原形容悟道者忘记了形骸。比喻达到了目的,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事物和条件。也比喻忘本。[近]踌躇满志 过河拆桥
【反】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

RY4Z【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筌是用来捕鱼的,鱼已捕得,就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筌:捕鱼用的竹器。

得鱼忘筌déyú-wàngquán

〔连动〕 比喻成功而忘其凭借。语本《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梁启超《外交失败之原因及今后国民之觉悟》:“故目的既达,~,其手腕之峭紧敏捷又如此。”
△ 贬义。用于描写背恩忘本。
【近义】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卸磨杀驴
〖反义〗饮水思源 同甘共苦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捕鱼的竹器。即捕到了鱼,就忘了筌。比喻成功之后就负恩忘本。也比喻悟道者而忘其形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