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解dé jiě❶谓有所领悟。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随类~~,俱会真如。” ❷谓获得释放。《三国志·魏·武帝纪》:“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 ❸谓得到荐举。《宋史·选举志》:“乃诏转运司,令举人具元符以后~~升贡户。” 得解科举考试用语。指获得乡荐。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官府多用申解二字……士人获乡荐亦曰得解。”参见“乡荐”。 得解宋代科举三级试之初阶试称发解试。解试合格,由所在州府或国子监将合格进士的文卷、诸科举人墨义卷与帖由随解牒上送礼部,称之“发解”、“解送”。即举凡通过发解试之进士、举人,亦称“得解”。“解”,非乡贡进士的文状。《石林燕语》卷9:“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宋会要·选举》14之14:“乡举里选,先王之制也。……应贡举人,自今并于本贯取解,不得寄应。如化外人,即归开封府投状取裁。其国子监举人,须是元在监习业,方许校艺解送,不得妄称监生。”《宋史·选举志》1:“进士文卷,诸科义卷、帖由,并随解牒上之礼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