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得心应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形容技艺纯熟,做起来自然顺手。《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查初白)入京以后,角逐名场,奔走衣食,阅历益久,锻炼益深,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馀,得心应手,几于无一字不稳惬。”

☚ 移宫换羽   盘马弯弓 ☛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天道》:“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释义】制车轮的工匠以为做轮子要掌握分寸,而这一点是应于心得于手,不能以语言表达的。形容人们思想或技艺的成熟,在生活中或劳动中能心神相应,不失分寸。

【例句】韬其光遁其迹学半世懵懂,得于心应于手有千般剔透玲珑。(汤式〔双调·天香引〕《赠友人崇彦名》)赞美友人处理事情十分妥帖合人心意。


“得心应手”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得心应手

初作“得手应心”。本谓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源自《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这是庄子讲的一个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制轮工匠轮扁从堂下走来,讥讽他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要他讲出道理,否则要治罪,于是轮扁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经验讲了上面这段话,来说明学问中精妙独到的东西是无法言传的。大意是: 用斧子削木做榫头,削得小了一点,放进卯眼就会松滑不牢固;削得大了一点,就会太紧而装不进去。必须不大不小,不松不紧,榫头与卯眼才能互相吻合,牢不可动。这种技术,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但自有深刻的道理在里面。

后人根据这段话,提炼出“得手应心”,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形容技艺纯熟或学识融会贯通。后改作“得心应手”,含义相同。

关于这条成语,这里可以补充一条重要的材料。据《列子》记载: 郑国的琴家师文不满足于一般技术的掌握,而在体会内容方面着力。每弹一曲,都要对乐曲内容有深刻的领会,然后再通过演奏技术将内容充分表达出来。师文曾感叹说:“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意思是: 我没有琴弦就显示不出技法,没有乐谱就不能成曲调;但我从音乐中所得的不是弦律所能表达的,我所追求的也不是音乐的美妙;音乐的真谛,内心不能感悟,乐器不能相应和鸣,所以出手演奏便不能尽显弦律应有之妙。这段话,为后人将“得手应心”改作“得心应手”提供了语意资源。

现在一般用作“得心应手”。也用来形容做事顺手如意。

得心应手

形容技艺娴熟自如。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 轮扁斫轮

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u

初作“得手应心”。本谓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源自《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这是庄子讲的一个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制轮工匠轮扁从堂下走来,讥讽他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要他讲出道理,否则要治罪,于是轮扁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经验讲了上面这段话,来说明学问中精妙独到的东西是无法言传的。大意是: 用斧子削木做榫头,削得小了一点,放进卯眼就会松滑不牢固;削得大了一点,就会太紧而装不进去。必须不大不小,不松不紧,榫头与卯眼才能互相吻合,牢不可动。这种技术,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但自有深刻的道理在里面。
后人根据这段话,提炼出“得手应心”,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形容技艺纯熟或学识融会贯通。后改作“得心应手”,含义相同。
关于这条成语,这里可以补充一条重要的材料。据《列子》记载: 郑国的琴家师文不满足于一般技术的掌握,而在体会内容方面着力。每弹一曲,都要对乐曲内容有深刻的领会,然后再通过演奏技术将内容充分表达出来。师文曾感叹说:“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意思是: 我没有琴弦就显示不出技法,没有乐谱就不能成曲调;但我从音乐中所得的不是弦律所能表达的,我所追求的也不是音乐的美妙;音乐的真谛,内心不能感悟,乐器不能相应和鸣,所以出手演奏便不能尽显弦律应有之妙。这段话,为后人将“得手应心”改作“得心应手”提供了语意资源。
现在一般用作“得心应手”。也用来形容做事顺手如意。

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u

形容技艺纯熟,能运用自如;也指做事很顺利。
【反】力不从心
【注意】 “应”这里不读yīng。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成〉形容技艺纯熟或做事顺手如意:绘画时得心应手│找到一件得心应手的武器。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技术熟练或做事非常顺手。

【色彩】
褒义。

【近义】
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心手相应︱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反义】
逆水行舟︱好事多磨︱事与愿违。

【造句】
 ❍ 只有熟悉地方上的一切事,熟悉各阶层人物的语言,才能~,用语精当。
 ❍ 这场球他们打得~,互相配合得非常好。

【正音】
“应”不念作“应该”的“应”yīng。

鲁班手里调大斧——得心应手

鲁班是用斧的行家;调,即掉,运用。喻运用自如,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动词性,联合结构。心领神会,运用自如,用于褒义。
【例】“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的情形也许是有的,但如果不是粗制滥造,那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对书面语言这种工具运用得十分熟练,能够得心应手。(《红旗》 1959年第12期36页)

得心应手

(反)所谋辄左

陶工手里的黏土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做事轻松自如。春秋时,齐桓公在堂上读书,一位叫轮扁的木工在堂下制造车轮。轮扁走上来对桓公说:“您读的书是古人的糟粕啊。”桓公勃然大怒,非要轮扁把道理讲清楚不可。轮扁从容不迫地说:“我做车轮已经非常熟练了,能够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不过有好多技巧我用口表达不出来。同样,古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因此你读的书全是糟粕啊!”(见《庄子·天道》)

跋前踬后[跋前疐后]、进退两难、进退失据、进退维谷、进退无门、骑虎难下[骑虎之势、势成骑虎]、捉襟见肘、左右两难、左右为困、左右为难;得心应手、进退自如、应付自如[应付裕如]、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跋,踩。踬,被绊倒。比喻进退两难:两下里夹击,害得他~|~,动辄得咎|~,日不聊生。也作〖跋前疐后〗。

○进退两难jìn tuì liǎng nán

进也不行,退也不行,形容处境困难:~之际| 实在弄得~|他觉得很难办,真是~|正在~的当儿。

○进退失据jìn tuì shī jù

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两无所容|大势已去,弄得我~| 四面楚歌,~。

○进退维谷jìn tuì wéi gǔ

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无法摆脱困境:人亦有言,~|~,不知所措|置敌军于~的被动地位|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的苦闷。

○进退无门jìn tuì wú mén

前进后退都没有出路:弄得归家无路,~|在这两重感情下,自己真有点~了。

○骑虎难下qí hǔ nán xià

比喻做一件事已经开了头,无法停下来,进退两难:事已至今,~|成了~之势|今天真弄得~了。也说〖骑虎之势〗、〖势成骑虎〗。

○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公司的种种问题使我~,难以应付|经费常常~| 生活~|消费的指数在上升,常令他们有~的感觉。

○左右两难zuǒ yòu liǎng nán

两面为难,不知怎么办: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这事实在让人~|骑虎之势,~|这本来就是~之事|这事偏偏是姐姐做的,令她~。

○左右为困zuǒ yòu wéi kùn

怎么也摆脱不开困境: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现在是~,你看如何是好?

○左右为难zuǒ yòu wéi nán

形容怎么办都有困难:他一定要~了 |把他们推到~的地步|~,犹豫不决。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形容做事顺手,尽合心意:他俩配合得~|他~,步步顺畅|主持那个沙龙,他~|上班三个月后她已能~了。

●进退自如jìn tuì zì rú

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我们左右着形势,~|能掌握主动权,便~|保持平常心就能~。

●应付自如yìng fù zì rú

按自己的心愿办事,不受阻碍,形容处事从容,毫不费力:了解全部情况,才能~|他老谋深算,凡事~|经验丰富,~。也说【应付裕如】。

●游刃有余yóu rèn yǒu yú

原指厨师把整头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没有一点阻碍。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他不管做什么,都能~|庖丁解牛,~|他演这个角色真是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

无论哪方面都能碰到源泉,比喻做学问或做事得心应手,应付裕如:教授学问渊博,旁征博引,~|他做事~,很有办法。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心手相应)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心手相应,技艺纯熟,运用自如。

☚ 弹无虚发   登峰造极 ☛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臂指 得手 得手应心 随心应手 心得手应 惬心应手 遂心应手
处理得心应手:投刃皆虚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裕如 从容自如
 行家处事胸有成竹,从容自如:会家不忙 会者不忙 会者不忙
 处事不慌不忙,从容自如:笑语指麾
技艺娴熟,得心应手:心娴手敏 心闲手敏
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左右逢源 逢源左右 左右逢原
技术纯熟高超,运用轻松自如:庖丁解牛
非常得心应手:心手相忘
运用极度娴熟,得心应手:官止神行
(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得心应手)

☚ 运用   采用 ☛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意指手上动作完全合乎心里所想的。形容技艺高超。

☚ 能工巧匠   天机云锦 ☛

得心应手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比喻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运用自如。军事上用来形容部队指挥自如,进展顺利。也作“得手应心”。 《庄子·天道》: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得心应手得心應手dé xīn yìng shǒu

本作“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亦作“得手应心”、“得之于手,应之于心”。
❶技艺(医术)纯熟,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存存斋医话稿·卷一》:“世之善奕者,未有不专心致志于奕谱,而后始有得心应手之一候。”
❷亦谓医术高超,疗效卓著迅捷。投药即愈。《疫疹一得·自序》:“恍然大悟,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遇有其证辄投之,无不得心应手。”《医学心悟》:“予寝食于兹者三十年矣,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今特指出而发明之。”《杏苑生春》:“据脉以验证,问证以参脉,所谓得手应心者尔,乌可举一而废一哉?”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act (/do sth) in an expert (/masterly) way (/manner); adroit; as clay in the hands of the potter; at home with (/in/on); be easy to handle and work with great efficiency; deft; dextorous; with facility; with high proficiency
❍ 那时,自己掌握着这样一个~的组织,工作起来该多么顺利。(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36) Then he would at last have had an organization at his disposal—things could have gone very smoothly.
❍ 斗争是他~的事情。(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8) Fighting was his element.
❍ 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利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214)Feng Yunqing,with his eighty thousand dollars,had therefore plunged into the stock market.His luck had held for six months running,his monthly profit being a good two and a half per cent.

得心应手

with high proficiency;with facility;in one’s element;handy;serviceable
他打起字来真是~。He is in his element when typing./这架手提电脑用起来很~。This lap-top is quite handy(or serviceable).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得心:指摸索到事物的规律;应:适应。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比喻技艺纯熟。adroit, in the groove, cook on the front burner, with high proficiency, have everything under perfect control, at home in, deft, dextorous, in a masterly way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解义】指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出来。也形容使用非常顺手。
【用法】祝愿做事如意,心手相应,可用此语。
【例句】老王动笔不行,干木工活却~。
【近义】运用自如
【反义】力不从心

得心应手

《辞源》源云:《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关尹子·三极》作“得之心,符之手。”,义同。宋·欧阳修《文忠集·七三·〈书梅圣俞稿后〉》:“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清·赵翼《瓯北诗话·十·〈查初白〉》:“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余,得心应手,无一字不隐惬。”
按,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也作“得手应心”。明·张岱《与何紫翔》:“古人弹琴,吟揉掉注,得手应心。”又,此语先见:明·李贽《焚书·读书·琴赋》:“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心手相应,做起来很如意。宋·苏轼《赠南屏谦师诗序》:“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余,得心应手,无一字不稳惬。”

得心应手

相传在春秋时代的齐国,一天,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琅琅的读书声不断地传下堂来。蹲在那里忙于制作车轮的工匠轮扁听得有点烦心,就撂下手中的锤子和凿子,走上来问道:“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
桓公见他冒冒失失的样子,心里感到不大痛快,但还是回答他说:“我读的都是圣人的书。”
“那圣人还在吗?”
“当然早已死了。”
“哦,人已经死了,那么您所读的,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糟粕啰!”
桓公听他这样唐突自己,不由勃然变了脸色,说:“寡人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工匠怎么可以随便议论?我问你:为什么古人遗留下来的话都是糟粕?今天你讲得出道理便罢,要是讲不出道理,我就立即把你处死!”
轮扁举起手来摸了一下胡子,不慌不忙地说道:“大王息怒。臣不过是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手艺谈一点粗浅的想法罢了。譬如用斧子削木做榫头,削得小了一点,放进卯眼就会松滑而不牢固;削得大了一点,就会滞涩而装不进去。必须不大不小,不宽不紧,才能互相吻合,牢不可动。这种技术,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自有奥妙存在其间。我不能用话语传授给儿子,儿子也无法继承我,所以臣到了七十岁还在靠制作车轮混口饭吃。古代圣人的学问中那些精妙独到的东西是无法用话语来传授给别人的,必然随着他们的死去而消失,那么您现在所读的,不是古人无用的糟粕又是什么呢?”
桓公听了,感到轮扁讲得也有一定道理,就没治他的唐突之罪。
“得心应手”这一成语,是指心里怎么想,手里就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得心:领悟到了规律。应手:做起来顺手。心里想怎么做,手里就能怎么做。形容心手相应,技艺纯熟。
【例】他已经当了十年司机,所以开起车来是~。
〔注〕“应”读yìng。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释义】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运用自如????? ????.
得心:??? ???.
应手:??? ?? ?????.
???? ?? ?? ????.
????.
????? ? ? ??.
【例句】1.书读多了,写起文章自然得心应手。
?? ?? ??? ??? ????? ? ? ??.
2.他当了多年厨师,炒几样家常菜自然得心应手。
?? ??? ???? ?? ??? ??? ?? ???? ????? ? ??.
【近义词】随心所欲 运用自如
【反义词】力不从心
【注意】应yìnɡ? yīnɡ?? ????.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得: 得到。应: 配合。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
❶ 形容技艺纯熟,心和手非常协调。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一:“只有练得透熟,才能心忘枪,手忘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❷ 形容做事顺手,符合心意。茅盾《“雾重庆”拾零》:“有办法,而且办法颇多的脚色,自可~,扶摇直上。”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变式〕得手应心 心手相应
〔近义〕随心所欲 运用自如 如臂使指 游刃有余
〔反义〕力不从心
〔辨析〕应,不能读yīnɡ。
〔连用〕左右逢源 挥洒自如
〔俗语〕鲁班手里调大斧——得心应手

技艺纯熟,或做事如意顺手得心应手;得手应心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出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举例
❶ 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第十七卷)
❷ 他来做这件事,肯定~。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左右逢源
zuo you feng yuan
【得心应手】 形容技术精熟,心手相应。也形容做事顺手,尽合心意。源出《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左右逢源】 不论是左是右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原指学识广,造诣深,应付裕如。后也形容得心应手,相当顺利。有时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源出《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之左右逢其原(源)。”
﹝例﹞ 俟数月内攻克开封之后,朝廷救援开封已经溃灭,中原形势完全改观,官军更无反攻余力,到那时曹营这疙瘩也将动手割治,然后建号改元,分兵略地,选派府、州、县地方官,一切得心应手,不能算迟。(姚雪垠:《李自成》) 曾几何时,我鳄鱼头又左右逢源,在珠江树立了稳固的基础了。(黄谷柳:《虾球传》)
所谋辄左
suo mou zhe zuo
【所谋辄左】 所做的事情往往出问题。
﹝例﹞ 李明缺乏经验,又不虚心向人请教,办事大多所谋辄左,没有什么结果。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得心:领悟到了规律。应手:做起来顺手。心里想怎么做,手里就能怎么做。形容心手相应,技艺纯熟。
〔例〕在教学上他~,而在行政管理方面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提示】“应”在这里不读yīng。

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u

《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徐:宽。甘:滑。疾:紧。苦:涩。意思是插辐的轮孔宽了就松滑不牢,紧了就滞涩难插入,不宽不紧的话,心里想的手里就能做到了。后以“得心应手”指心手相应,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心想怎么做,手就能怎么做。
❶ 形容心手相应,运用自如,技艺纯熟。
❷ 形容做事非常顺手,尽合心意。也作“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得手应心”。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也说“得手应心”。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运用自如。也指做事情很顺手。
雕塑家手里的软泥
鲁班手里调大斧
陶工手里的黏土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解义】 指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出来。也形容使用非常顺手。
【用法】 祝愿做事如意,心手相应,可用此语。
【例句】 老王动笔不行,干木工活却~。
【近义】 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反义】 力不从心、顾此失彼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ɡ shǒu

得: 得到。应: 顺合。心里想的手里就能做出来。形容心手配合协调,技艺纯熟。姚雪垠《李自成》:“只有练得透熟,才能心忘枪,手忘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得心应手de xin ying shou

得:想到。应:反应。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做事如意顺手。
【也作】得手应心
【近】左右逢源 随心所欲
【反】进退维谷 左支右绌
【注意】应,不读ying。

得心应手 挥洒自如dé xīn yìng shǒu;huī sǎ zì rú

形容做事或写文章写字作画运笔纯熟,十分顺手。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艺术技巧上也可看出,他从幼稚到成熟,到~,末年却是悲叹的衰退。”


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dé xīn yìng shǒu;yóu rèn yǒu yú

游刃:动用刀子;有余:喻熟练。形容做某事心手相应,十分熟练,运用自如。萧音《阳春白雪,和者不寡》:“如此,使得他们不必在经费困境中挣扎,亦不必忍痛改变形象去迎合什么,而是一心一意办报,办来~。”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dé xīn yìng shǒu;zuǒ yòu féng yuán

逢源:遇到水源,喻顺利。形容做某件事,无拘无束,顺利自如。韩映山《作品中的细节》:“不过日积月累,记忆里的生活细节,会丰富一些,一旦写到某个人物,某个场景时,你就会~。”


轻车熟路 得心应手qīng chē shú lù;dé xīn yìng shǒu

轻便的车子,驾驶在熟悉的路上,十分顺手。比喻做事有经验,对情况又十分熟悉,做起来运用自如,非常顺利。晓实《父亲卖报》:“曾有几位经理和老板多次与父亲恳谈,欲出较高的薪金聘请他当顾问……以父亲的经验、工作热情和那股认真劲,若能就职,可谓~,不料,父亲却都一一婉言推辞了。”


融会贯通 得心应手róng huì guàn tōng;dé xīn yìng shǒu

融会:融合,会合;贯通:贯穿前后,全面透彻地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得到彻底理解后,才能心手相应地把事情做好。梁实秋《由一位厨师自杀谈起》:“刀法上有考究,然后火力的强弱,时间的久暂,佐料的配搭,咸淡的酌量,都能~。”

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u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相应地跟着怎么做。形容技艺非常娴熟。《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例】只要你练下功夫,养成习惯,得心应手,出于自然,(弓)一拉必满。(姚雪垠《李自成》)
【提示】“应”在这里不读“应该”的“应(yīng)”。

R3G3【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心有所得就能应用于手。形容心手相应,技艺纯熟或做事顺手。

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u

〔连动〕 形容功夫高强,做事心手相应。语本《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张贤亮《小说中国》:“可是,时过不久,天使们一个个变成魔鬼,高唱把捡到的一分钱都要‘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天真学生,殴打老师是家常便饭,面无愧色,比做家庭作业还~。”
△ 褒义。用于处理事情方面。
【近义】运用自如 游刃有余 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 心闲手敏
〖反义〗所谋辄左眼高手低 手忙脚乱 力不从心 无从措手。
也作“得手应心”、“遂心应手”。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原指技术成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形容做事顺手,随心所欲。《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也作“得手应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