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铸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 徐铸成
徐铸成
徐铸成1907年6月24日生,卒于1991年12月23日。1927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主要在《大公报》、《文汇报》工作。1929年由国闻通讯社北京分社代理主任调任天津《大公报》编辑,后又调任《大公报》汉口办事处主任。1933年上海《大公报》创刊,任要闻版编辑。1938年参与创办上海《文汇报》并在编辑部实际负责。1939年后,曾在上海、香港、桂林、重庆的《大公报》任特派记者、编辑主任、总编辑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复刊的上海《文汇报》总主笔。1947年赴香港创办香港《文汇报》,任总主笔兼总经理。1949年赴北平参加第1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6月《文汇报》在上海复刊任社长兼总编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任《文汇报》顾问。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第1和5~7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新闻学会顾问,民盟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主要著作有《新闻艺术》、《旧闻杂忆》、《风雨故人》、《徐铸成新闻评论选》等。 徐铸成 徐铸成1907—1991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江苏宜兴人,1926年入清华大学,在校期间,就热爱新闻写作,课余向天津《庸报》投稿。1927年转至河北大学(在保定市)学习,同年夏季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课余曾为几家通讯社撰稿。1927年末,以半工半读进入国闻通讯社北京分社,任抄写员,练习记者、正式记者。1929年进入《大公报》任体育、教育、经济、地方新闻版编辑,还一度为北平《京报》拍发太原、天津专电,因采访华北运动会消息和有关阎冯联合反蒋消息,引起报社当局的重视,从1932年至1935年任《大公报》驻汉口特派记者,同时为汉口《大光报》和《大中报》撰写社论,兼为京沪两家报纸拍发电讯。1936年任《大公报》上海版要闻编辑,1938年任上海《文汇报》主笔、《大公报》香港版编辑主任。香港沦陷后,任《大公报》桂林版编辑、重庆《大公晚报》主编。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回到上海,历任上海《大公报》总编辑、上海《文汇报》总主笔及《文汇报》香港版总主笔。1949年3月到北京任全国政协代表,继续任上海《大公报》总编辑,还任过一段北京《教师报》总编辑,并以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代表团访问过苏联。后被迫转入出版界工作,担任《辞海》和《汉语大辞典》的编写工作以及《文汇报》顾问。徐铸成还是有名的新闻学者,80年代先后出版了《报海旧闻》、《旧闻杂忆》、《新闻丛谈》、《新闻艺术》等新闻学专著。一生中共写作社论、专论、通讯特写2000篇,300余万字。于1991年12月23日在上海病逝。 ☚ 徐凌霄 唐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