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邈

徐邈

亦题《蚱蜢女》。南朝梁陈间志怪小说。撰人不详。原载《续异记》。《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选录。徐邈,字仙民,晋孝武时为中书舍人、散骑常侍,安帝时拜骁骑将军。《晋书》卷九十一《儒林》有其传。这是一篇写他遇蚱蜢精的妙作。叙述:徐邈于中书省,左右人常觉他在帐内,以与人共语。他的一个旧门生,于天微明时瞥见有一物从他的屏风里飞出,直入铁镬中,逐而视之,则见一大青蚱蜢,即摘除其两翼。至夜,那蚱蜢精便托梦于徐邈,说为其门生所困,往来道绝。徐邈梦觉,甚为凄惨。其门生暗问此事,徐迟疑后则谓自己始来中书省后,便见一青衣女子,头上作两髻,姿色甚美,常来就情;并告于门生梦中语,门生也把自己所见状尽语出,但没有追杀蚱蜢。作品写出了蚱蜢幻化为女子,同徐邈相恋的奇闻。这属于人魅相恋故事,它曲折地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下,青年男女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的压力而自由结合的愿望。小说想象很为奇特,颇有情致。蚱蜢精化成青衣女子,其“姿色甚美”,且大胆地追求幸福和爱情。她与徐邈初见,就对之一见倾心,以后常与徐夜间私会,共语缠绵,沉溺于情海之中。然不幸的是,她原形的两翼被摘除,幽会之路被断绝。但她并未罢情,而又立即“入邈梦”,说明情委,表达了相距虽近,“有若山河”的无尽悠思。一个由蚱蜢幻化的、勇敢而热烈地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少女”形象,被活脱脱地刻画了出来。小说中塑造的另一个形象是徐邈。他是个“情种”,对“青衣女子”一住情深。蚱蜢精入梦,告知被门生所困,咫尺天涯,难得相见。徐邈听后,神态“凄惨”,由此可知他对意中人的无限眷恋之心境。当其门生初探他时,他不肯直言衷肠,唯恐泄露私情。但后来便坦露了心曲,告诉给门生“青衣女子”的来龙去脉,表白了自己对恋人——“青衣女子”的思念。一个对爱情执着,敢于大胆爱慕不知其所由来的“女子”的痴情男子形象,也被描写得栩栩如生。作品写人叙事,采用倒叙与顺叙穿插进行的艺术方法,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也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此篇是《续异记》的代表作。《情史》卷二十一《情妖类》亦载,题作《蚱蜢》。

☚ 续异记   蚱蜢女 ☛
徐邈

徐邈

中国古代神话。《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述异记》:“徐邈,晋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在省直,左右人恒觉邈独在帐内,以与人共语。有旧门生,一夕伺之,无所见。天时微有光,始开窗户,瞥见一物从屏风里飞出,直入前铁镬中。仍逐视之,无余物,唯见镬中聚菖蒲根,下有大青蚱蜢,虽疑此为魅,而古来无闻,但摘除其两翼。
“至夜,遂入邈梦云:‘为君门生所困,往来道绝,相去虽近,有若山河。’邈得梦,甚悽惨。门生知其意,乃征发其端。邈初时疑,不即道。语之曰:‘我始来直者,便见一青衣女子从前度,犹作两髻,姿色甚美。聊试挑谑,即来就已。且爱之,仍溺情。亦不知其从何而至此。’兼告梦。门生因具以状白,亦不复追杀蚱蜢。”

☚ 徐奭   徐铁臼 ☛

徐邈

 徐邈,晋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在省直,左右人恒觉邈独在帐内,以与人共语。有旧门生,一夕伺之,无所见。天时微有光,始开窗户,瞥观一物从屏风里飞出,直入前铁镬中。仍逐视之,无余物,唯见镬中聚菖蒲根,下有大青蚱蜢,虽疑此为魅,而古来无闻,但摘除其两翼。
 至夜,遂入邈梦云:“为君门生所困,往来道绝,相去虽近,有若山河。”邈得梦,甚凄惨。门生知其意,乃微发其端。邈初时疑,不即道。语之曰:“我始来直者,便见一青衣女子从前度,犹作两髻,姿色甚美。聊试挑谑,即来就己。且爱之,仍溺情。亦不知其从何而至此。”兼告梦。门生因具以状白, 亦不复追杀蚱蜢。

 《徐邈》出自《续异记》,作者佚名。《徐邈》这个故事塑造了三个形象:痴情的徐邈,钟情的蚱蜢和成人之美的门生。
 开头一句介绍了徐邈的身份——中书侍郎。此官职,掌传话,故应在省值班。这不可忽视的一笔既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徐邈和门生,又提供了故事可能发生的环境。然后,荡开一笔,转而写门生起疑。邈虽“独在帐内”,门生却“恒觉”“与人共语”,而所谓“共语”者,又是只听其音不见其人。于是门生不惜花费“一夕”时间而“伺”,却仍无所见。到此,一个疑团未解。接着,天微亮时,门生“瞥观”一物,从屏风里飞出,直奔铁镬。随“逐”而“视”,近前一看,竟见“镬中聚菖蒲根,下有大青蚱蜢”一只。此异物与徐邈何干?不得而知。到此,第二个疑团未解。生疑的门生,遂摘除了蚱蜢的双翼。此后,门生细致地观察徐邈,看其“甚凄惨”,乃会知其意。于是稍略引发那事之端倪,然而,邈未“即道”。后来门生听了徐邈的殷殷倾诉,才把事情原委合盘托出,并且不再追杀蚱蜢。一个效忠徐邈,肯为徐邈排忧的门生的形象,若在读者面前。
 小说塑造的另一形象是徐邈。他对“青衣女子”一往情深。蚱蜢入梦,告知被门生所困,通路隔断,咫尺天涯,难得相见。邈听后,神态“凄惨”,仅此“凄惨”二字,邈对意中人的无限眷恋全都包容其中了。当门生“微发其端”时,邈初怀疑,不肯直言相告,唯恐泄露私情而慎于言。这欲说还休的场面只待片刻,邈便敞开心扉,坦露心曲,告诉门生“青衣女子”的来龙去脉。到最后,向门生大胆表白了对恋人——青衣女子——既“爱之”又“溺情”的思念。一个对爱情执着,敢于大胆爱慕不知其所由来的“青衣女子”的徐邈,也凸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塑造的第三个形象是蚱蜢的化身——青衣女子。她不单“姿色甚美”,而且勇于追求幸福和爱情。与邈初见,她就对邈一见倾心。以后,她常常与邈夜间私会,共话缠绵。然而,往来幽会之路断绝时,她立即入邈梦,表达了相距虽近,“有若山河”的无尽悠思。一只由蚱蜢幻化的、勇敢、热烈地追求幸福,不受封建社会种种制度束缚的“少女”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爱情主题的志怪小说,大多反映了青年们寻觅爱侣的痴心和挚诚,具有感人的力量。小说《徐邈》,也从另一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压力。此时的志怪小说,一般篇幅短小,记述亦大多离奇神异,但却表达了人民的爱憎情感。在文学史上,它也为唐代传奇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徐邈 - 三国人物 - 可可诗词网

徐邈

徐邈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隐夺君意,化险为夷/拨乱反正,恩威并施/清尚弘通,谦逊退让

徐邈长于政治韬略,为曹魏集团的封疆大吏,能于乱世革故鼎新,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其韬略源于儒家,然崇尚自然,以退为美,兼有道家之风。

徐邈公元344——397

字仙民。东晋东莞姑幕(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南)人。好学善思,广涉博闻。孝武帝(司马曜)时经太傅谢安荐举、始补中书舍人。于西省讲授经义,并撰定《五经音训》,门人学者宗之,于古音学有重大影响。主要著有《春秋左传音》、《春秋谷梁传音》、《周易音》、《礼记音》、《周礼音》、《古文尚书音》、《毛诗音》、《论语音》、《春秋谷梁传注》等书。今皆不传,清人有所辑录。

徐邈

徐邈344—397

东晋经学家、训诂学家。字仙民,东莞姑幕(今安丘)人。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后迁散骑常侍,转祠部郎,安帝即位拜骁骑将军即卒。徐氏勤行励学,博涉多闻,著有《春秋左传音》、《春秋榖梁传音》、《周易音》、《周礼音》、《古文尚书音》、《毛诗音》、《论语音》各1卷,《礼记音》3卷、《春秋榖梁传注》等,皆不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所辑录。

☚ 晁公武   胶东方言 ☛
徐邈

徐邈172—249

三国魏燕蓟(今北京市)人。字景山。曹操平河朔时召为丞相谋椽, 历仕文帝、明帝。曾任尚书郎, 陇西、南安太守,谯国相, 平阳、安平太守, 颍川典农中郎等职。明帝时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剌史, 领护羌校尉。凉州之地少雨, 粮食缺乏, 邈乃修武威、酒泉之盐池, 以盐利换取粮食。广开水田, 募贫民佃种, 产量增加, 生活改善, 政府仓库盈溢。计算开支, 州界军用之余, 用以购买金帛犬马, 为供应中原之费。收敛民间私藏武器存之府库, 然后行教化, 立学明训, 禁厚葬, 断淫祀, 进善黜恶, 风化大行,百姓归心, 使西域财货流通, 少数族人入贡。邈因治理凉州有功得封都亭侯。正始元年(240) 归朝为大司农, 迁司隶校尉、光禄大夫、司空之职。

☚ 郑浑   枣祇 ☛

徐邈

❶(172—249)字景山,燕国蓟(今北京)人。曹操平河朔,为丞相军谋掾。曹丕称帝,为抚军大将军军师。明帝任之凉州刺史,发展农业、商业,社会风气大行。迁为大司马。后为光禄大夫,拜司空。嘉平元年病死于家,年七十八,谥曰穆侯。

❷(343—397)东晋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县西南)人。西晋末渡江南迁。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历官祠部郎,散骑常侍,拜骁骑将军。邈勤行励学,博涉多闻,在西省侍帝,开释义文,标明指趣,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崇之。所注《谷梁传》见重一时。隆安元年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