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祯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祯卿(1479—1511)明太仓双凤人,祖籍常熟,徙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宽、李应祯弟子。弘治十八年(1505 年)进士。历迁大理寺左寺副,正德间因失囚贬为国子监博士。书精小楷。善词章,好玄学,晚从王守仁学。诗风熔炼精警,被誉为吴中诗人之冠。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合称吴中四才子,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合称前七子。著有《谈艺录》《徐迪功集》《徐氏别稿》等。 徐祯卿 徐祯卿徐祯卿 (1479—1511) 字昌榖。吴县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五年,卒于武宗正德六年,年33岁。少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齐名,称“吴中四子”。弘治十八年 (1505年) 中进士,授大理寺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与李梦阳、何景明等被称为 “前七子”。论诗主情致,与后来王士禛所倡导的神韵说有相通之处。其诗风格清朗,少数作品指陈时事,隐寓讽刺之意。有 《迪功集》6卷传世。 ☚ 东禅寺 闲居怀泰公 ☛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又字昌国。本琴川(今江苏常熟)人,后徙家吴县(今江苏苏州),遂占籍焉。天性聪颖,博学强记,家不蓄书,而无所不通。少时即与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并驰誉吴中,号称“吴中四才子”。颇有诗名,其名句“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文章烟月》)最为人所传诵。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大理寺副,请求外任,因失囚,贬为国子博士。在京期间,与北方诗派的代表人物李梦阳、何景明等来往甚密,互相交流论诗主张,为“前七子”之一。其论诗主情致,强调诗歌以情为源,因情动人,主张广泛学习历代佳作,辨识源流、体制,涵蕴融会,与时新变。其作品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指在吴期间,此期诗学白居易、刘禹锡,风情秀丽清逸,多用以表现吴中旖旎风光以及风流才子们的浪漫生活;后期指在朝期间,此期作品虽以唱酬之作为多,但也有不少讽刺政治现实的作品,如《杂谣》四首、《拟古宫词》七首等,王夫之曾赞美说:“居然高寄,自是昌谷本色。”(《明诗评选》)在京期间作品虽不能完全脱离江南才子之本色,但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如钱谦益所言:“登第之后,与北地李献吉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吴中名士颇有‘邯郸学步’之诮。然而标格清妍,摛词婉约,绝不染中原伧父槎牙奡兀之习,江左风流,故自在也。”(《列朝诗集小传》)。著有《迪功集》、《徐氏别稿》、《谈艺录》、《新倩籍》等。王守仁为撰墓志铭。《明史》卷二八六有传。 ☚ 唐龙 徐缙 ☛ 徐祯卿1479—1511字昌榖,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弘正四杰”之一。“吴中四才子”之一。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因走失囚犯,贬国子,博士。有《迪功集》六卷、《谈艺录》一卷等。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辞赋家。《明史》有传。字昌谷,一字昌国,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后徙居吴县(今江苏吴县)。少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又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台试屡次不捷,至弘治十八年(1505)才中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迁国子监博士,卒于京师。善为文,李梦阳称其作温雅微婉,爽畅苍古;存赋10篇,钱谦益称其赋“词旨沉郁”。今观其赋作,大抵文辞简淡,篇制短小,思致深切、情蕴感人之作不多。其中《述征赋》凭吊淮阴侯韩信;《丑女赋》借丑女自况,均曲折地抒写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哀和愤懑,新颖而警拔,堪称佳作。又作有《谈艺录》一卷,为明“前七子”诗话代表作。论诗主情致,重神韵,并涉及辞赋理论。著有《迪功集》。 ☚ 徐师曾 徐乾学 ☛ 迪功集 ☚ 大复集 迪功集 ☛ 徐祯卿1479~1511Xu Zhenqing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徐祯卿1479—1511明文学家。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少与唐寅等齐名,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称为吴中四才子。又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并称前七子。其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有《迪功集》六卷、《谈艺录》一卷及《翦胜野闻》等。 徐祯卿明文学家。字昌谷。亦作昌国。吴县(江苏苏州)人。弘治进士。为诸生时, 已工诗歌。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诗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第,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为“前七子”之一。其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卒年二十有三。有《迪功集》、 《谈艺录》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