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书
曲艺曲种。原名“扬琴”、“丝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现名。起源有多说。一说与山东琴书同源,是曹州的琴书流入徐州后,与当地方言和苏北小调结合发展而成。一说源于河南,是河南曲子流入徐州后形成。也有认为源于曹州的琴书,而在形成过程中曾吸收河南曲子的曲调。初为农村农闲时的自娱活动,围桌坐唱,唱小曲,联曲体。曲调有〔凤阳歌〕、〔垛子板〕、〔满江红〕等。约清末出现职业艺人,并形成“六大门户”,代表不同的表演风格,音乐曲调也演化为以板腔体为主。基本板式有慢板和流水板两种。传统曲目多为长篇,有《王天保下苏州》、《张廷秀赶考》、《借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