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後後(后)Hòu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上声” 部。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 注云: “太皞孙後照之后。今开封有此姓。望出东海。”
❷ 《姓氏词典》 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 云: “系出太史氏,齐太史殷之女为襄王后,后族赐姓後氏。”
五代有後赞,飞龙使; 明代有後敏,永乐进士;清代有後礼,无为人,画家。

後hòu

❶位置在後,與“前”相對。《文選》張衡《東京賦》:“盟津達其後,太谷通其前。”
❷時間較晚,與“先”相對。張衡《思玄賦》:“竇號行於代路兮,後膺祚而繁廡。”
❸後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惡以誡世,善以示後。”
❹後代。蔡邕《短人賦》:“侏儒短人,焦僥之後。”

後hòu

犹呵或啊也。王周《问春》诗:“把酒问春因底意,为谁来~为谁归?”後字为语气间歇之用,犹云为甚来呵又为甚归去也。王为五代时人,见《全唐诗》。欧阳修《醉蓬莱》词:“更问假如,事还成~,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此词见《醉翁琴趣外篇》。黄庭坚《好女儿》词:“假饶来~,教人见了,却去何妨。”辛弃疾《最高楼》词:“是梦他松~追轩冕,是化为鹤~去山林。”史浩《新荷叶》词:“秫来酿酒,便无~也解赊沽。”陆游《一丛花》词:“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滴满罗衣。”赵长卿《贺新郎》词:“为你~甘心憔悴,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绝妙好词》四谭宣子《江城子》词《咏柳》:“办得重来攀折~後,烟雨暗,不辞遥。”《元草堂诗馀》杜善夫《太常引》词:“不是不思量,说着~教人话长。”《董西厢》一:“说谎~,小人图甚么?”又:“若不与~,而今没这本话说。”此为张生借厢时之说书人口气,言假如西厢不借与张生呵,那是根本取消,连这本《西厢记》也没有了。又:“得~,是自家采;不得~,是自家命。”又二:“不来~,是众僧大家采;来~,怎当待。”此指孙飞虎乱兵言。采为幸运之意。又三:“要酒~,厨前自汲新泉;要乐,当筵自理冰弦;要绢,有壁画两三幅;要诗~,却奉得百来篇。”又四:“是人~,疾忙快分说;是鬼~,应速灭。”王实甫《西厢》四之四,此四语承用《董西厢》原文,两“後”字均作“呵”字,益可证后之即呵也。
《刘知远传》十一:“有印~,为安抚;无印~,怎结束。”三十种本《遇上皇》剧:“有酒~,聚得亲房;有酒~,会得贤良。岂不闻古语常言,酒解愁肠。有酒~,宽洪海量;没酒~,腹热肠荒。”关汉卿《拜月亭》剧:“则兀那瑞莲便是证见,怕你不信~,没人处,问一遍。”怕你不信後,犹云如你不信呵。《陈抟高卧》剧一:“你休道掩不着情。不应~,我敢罚银十锭。”此卖卜时语,言卜课不灵,我准罚银十锭也。又二:“若做官~,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渔樵记》剧一:“醉了~,还只待笑吟吟美酒沽。”《太平乐府》六曾瑞卿《端正好》套自序:“失时也亡了家国;得意~霸了山河。”此与也字对举,同为语气间歇之用。《青衫泪》剧四:“故人见~浔阳,怕甚水地湫凹;今日个君王召也长安,避甚道路兜搭。”义例同上。《金凤钗》剧三:“时来呵铁也争光;运去~黄金失色。”此与呵字对举,後即呵也。《赵氏孤儿》剧三:“我七旬死~偏何老,这孩儿一岁死~偏知小。”《乐府阳春白雪》后一吕止轩小令《醉扶归》:“瘦~因他瘦,愁~为他愁。”以上所述各後字,总之均相当于呵或啊也。

“后”的繁体字,跟“前”相对。

上一条: 下一条:
ㄏㄡˋhòu2081后天。中原官话。河南密县。清嘉庆乙丑年《密县志》:「后二日曰~。」晋语。山西静乐〖〗、柳林〖〗、石楼〖〗。屁股;后窍。中原官话。山西西南部〖〗。以来。冀鲁官话。河北石家庄〖〗。等会儿。晋语。河南新乡〖〗。~哩,还有事要和你商量。给。闽语。福建厦门。厚。古北方方言。《释名・释言语》:「厚,后也,有终后也。故青徐人言厚如后也。」等会儿。晋语。河南新乡〖〗。~拿等会儿拿‖~唱等会儿唱。就。吴语。江苏启东吕四〖〗。他说马上~跑。呵。官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人~,疾忙快分说;是鬼~,应速灭。」又:「文章全不会~,玉篇都记彻。」表示肯定的语气,多用于应对之辞,后面常附着「诺」、「活」。吴语。江苏无锡〖〗。

後后

(15次)
❶后面。与前相对。忽奔走以先~兮 ~飞廉使奔属《离》 ~辎乘之从从《辩·九》 白虎为之先~《哀》
❷在后;置于后。吾谊先君而~身兮《章·诵》 氾潏潏其前~兮《章·悲》~文昌使掌行兮《遠》 恐~之谢课~先《魂》
❸以后。~悔遁而有他《离》 子胥死而~忧《章·日》 窃悼~之危败 ~尚可以窜藏《辩·八》 见盛德而~下《惜》
❹后果。不顾难以图~兮《离》

後hou

E1E1
“后(前后,先后,后代)”的繁体。

跟“前”相反;后代:~子/~天/~夫/~方/~世/~主/~市/~母/~生/~行/~言/~身/~车/~事/~命/~房/~妻/~昆/~门/~劲/~盾/~凋/~宫/~席/~庭/~效/~妇/~进/~碑/~叶/~裔/~像/~尘/~福/~膛/~辈/~学/~卫/~台/~备/~代/~方/~果/~顾/~悔/~患/~记/~继/~路/~期/~退/~续/~援/此~/而~/尔~/敌~/今~/绝~/落~/前~/然~/日~/事~/随~/先~/以~/最~。又姓,明代有後敏。


後hòu

H057
“后”的异体。

〖後〗 粵 hau6〔后〕普 hòu

❶ 晚,遲,與「先」相對。許慎《說文解字》:「〜,遲也。」韓愈《師說》:「生乎吾〜,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❷ 時間或位置在後的,與「前」相對。諸葛亮《出師表》:「親小人,遠賢臣,此〜漢所以傾頹也。」
❸ 後裔。司馬光《訓儉示康》:「孟僖子知其〜必有達人。」

後,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初文从幺 (yāo)从文(suī)。“幺”象束絲之形,有微末之義。“文”,足也。从幺从夊, 會後繼、 後至之意, “後” 的初文。 劉釗説,甲骨文初文从文,幺聲。後增 “彳” “止” 或 “辵” 爲意符。金文第三字形用簡體,與甲骨文早期字形相同。甲骨文第三字形是西周字形,與金文同。基本義或表示時間之 “後”,或表示位置之 “後”、次序之 “後”,引申之,子孫亦謂之 “後”,未來亦謂之“後”。詞義引申大致皆由實而虚,由此及彼,漸行漸遠而皆相因相成。漢字簡化後作 “后”,則與皇后、皇天后土之 “后”混一,應注意區别。卜辭或用隨後義。銘文或用落後、在後、後代等義。提示:“文”作爲構形部件,其形義相近者有 “夂”(zhǐ),二者都是“止”(即 “趾”,足也)的變形,構形表意相同,表示行走、行動意義的字多从之。“文”“夂” 的區别在前者左上筆畫交叉,後者不交叉。“文”用於字的下部,如 “後”字。“夂”用於字的上部,如“降” 字。
楚簡帛文作,各有所承。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形近今體。

後()


甲骨文合集25948,殷
(後)酒。

小屯南地甲骨2358,殷
後王射兕

作册夨令簋,殷周金文集成4300,西周早期
用𩒨後人亯(享)。

鼎, 殷周金文集成2740, 西周早期
(以)師氒眔有(司)後或(國)

小臣單觶,殷周金文集成6512,西周早期
王後()克商。

師朢鼎,殷周金文集成2812,西周中期
王用弗(忘)聖人之後。

師㝨簋, 殷周金文集成4313, 西周晚期
余用乍(作)朕後男巤(尊)𣪕(簋)。

黄子鼎,殷周金文集成2566,春秋早期
霝(令)冬(終)霝(令)(後)。

余贎兒鐘, 殷周金文集成184,春秋晚期
(後)民是(娱)。

後生戈,山東金文集成871頁,春秋
後生戈。

黄子盉,殷周金文集成9445,春秋
霝(令)冬(終)霝(令)(後)。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卲(昭)告(後)嗣。

曾姬無卹壺,殷周金文集成9711,戰國
後嗣甬(用)之。

古璽彙編296,戰國
左□(後)。

古陶文彙編3.921,戰國
後。

古陶文彙編3.922,戰國
後。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9,戰國
(沈〔醓〕)酭(醢), (後)名昜(揚),非亓(其)悳(德)加。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70,戰國
兄弟, 至先(後)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2,戰國
圥(堯)又(有)子九人, 不(以)亓(其)子爲(後), 見(舜)之(賢)也, 而欲(以)爲(後)。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37,戰國至秦
戰死事不出,論其後。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功成不廢,後不奉(逢)央(殃)。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西漢
是不見亡之在一邦之後,而卷(眷)在耳目之前。

張家山漢簡·蓋廬35,西漢
蓋廬曰: 凡擊適(敵)人,何前何後,何取何予?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98,西漢
到巷中,或道後類塹(暫)軵婢,僨,有頃乃起,錢已亾(亡),不智(知)何人、之所。

居延新簡EPF22.23,西漢
後二日當發,粟君謂恩曰……

漢印文字徵
集降尹中後候。

漢印文字徵
吕後生印。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銘勒斯石,垂之於後。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先人後己,克讓有終。

高陽令楊著碑陽,東漢
若兹不刊,後哲曷聞。

石尠墓誌,晉
永嘉元年,逆賊汲桑破鄴都之後,遂肆其凶暴東北。

韓震墓誌陽,北魏
起家爲平北主簿,轉襄威將軍、秀容令,後爲桑乾太守。

薛孝通敘家世券,北魏
大魏太昌元年□月十日,代郡刺史薛孝通歷敘世代貽後券。

張安姬墓誌,北魏
後除文繡大監。

道明墓誌,北齊
其後表奏陳聞,其辞炳蔚,爲帝所知。

任軌墓誌,隋
其後安隗馳名,峻愷流譽。

豆盧實墓誌,隋
建社錫茅,業光後嗣。

蕭瑾墓誌,隋
樹風長世,其後克昌。

段濟墓誌,隋
自時厥後,代有人焉。

楊孝恭碑,唐
不紀圓石,後夫奚覩。

高懲墓誌,唐
恵訓不倦, 冝其克荷前烈; 以燕後昆,故生我偉才,纉是洪閥。

梁秀墓誌,唐
前焕緗油,後鍾青史,德音無昧,其在斯乎?

憫忠寺重藏舍利記,唐
尋録状捧金函詣子東門上獻,旌幢中權後營,皆澡□沐心,通宵瞻禮。
《説文》: “後, 遲也。 从彳、 幺、者, 後也。 , 古文後从辵。”
甲骨文作“”, 从幺(當爲聲符)从。 後來增“彳”而成“後” (甲骨文已有)。 在此基礎上再增“止”則成 “” (與 《説文》古文合)。“、 後、 ”三者雖有産生先後之不同、字形繁簡之差别,而其表意功能則同。漢魏以下,“後”行而“”皆廢。
字義上,“後”與“先”相對。

☚ �   得 ☛

(hòu)

彳,小步也。幺,小也。夊,行遲曳夊夊也。从彳、幺、夊,是居後也。
【按】“後”的本義是行走遲後,引申表示“前後”之“後”。

*後ge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遲也。 从彳、幺、夂。 幺、夂者, 後也。 , 古文後。从辵。(二篇下)
犯人足受繩縛,不良於行,行路後於人。

☚ 重   奏 ☛
000007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