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律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典部 > 中古典 > 唐律疏議 > 律疏
律疏  lǜshū

《唐律疏議》之本名。

律疏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颁定的法典。长孙无忌等奉敕撰,三十卷。唐高宗颁布《永徽律》后,以律文简约,解释无凭,易致纷歧,于永徽三年敕有司广召解律人,为律文编撰定疏。太尉长孙无忌等人乃集博士法官,将五百条律文逐条逐句加以铨释,叙述其源流,发挥其微义。补充其未周未备,并设置问答,辨异析疑。共成三十卷,名为《律疏》,于永徽四年十月奏上颁行。《律疏》虽是律文注释书,但实际上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旧唐书·刑法志》载“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律疏》颁行后,历经高宗、武后、中宗诸朝,曾随律文的删定略有修改。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又敕中书令李林甫等人进行大规模的刊定,并在开元二十五年重新颁行。习惯上称永徽四年颁行的《律疏》为“永徽律疏”,开元二十五年重颁的《律疏》为“开元律疏”。《律疏》在唐代始终与律并行,五代后唐、后晋、后汉都予以沿用,后周纂定《大周刑统》及北宋编定《宋刑统》均采掇其文;《律疏》又远传日本、朝鲜、越南,成为古代东亚各国制定法典的蓝本,在中国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律疏》有刻本传世,即《唐律疏议》。另外本世纪以来敦煌莫高窟及吐鲁番阿斯塔那陆续发现六件唐人写本《律疏》残卷,其中《名例律疏》三件,分藏北京图书馆编号:河字十七号)、新疆博物馆(编号:73TAM532)、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P.3593);《贼盗律疏》一件,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编号:S.6138);《杂律疏》一件,藏所不明;《职制律疏》一件,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P.3690)。据考,前五件为开元律疏,后一件为永徽律疏。

律疏

即唐律疏议。唐代法律文献。贞观律集前代法典之大成,并有所发展,因而成为唐律的定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注解和疏释,有司解释无凭,各行其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敕令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等人为贞观律撰写疏议。第二年十月撰成,共三十卷,唐高宗下令颁行天下,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由于编撰者不仅按照贞观律十二篇的顺序,对其五百条律文逐条逐句地进行了诠解疏释和辨异析疑,而且根据历代的封建法律理论,说明了律文的源流和意义,并补正了其疏漏不足之处。所以,唐律疏议远远超出了其原定为律文提供“定疏”的编撰目的,而成为与该律并行的唐代重要法典之一。(参考图3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