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待漏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待漏院 待漏院百官等候朝见皇帝的地方。旧时皇帝五更临朝,官员们要半夜进宫,在朝房等候。古人用铜壶滴漏计时,所以用待漏表示等候之意。待漏院始于唐宪宗时代,宋时东京的待漏院,在“左掖门内”。 ☚ 惠民和济局 五更三点 ☛ 待漏院dài lòu yuàn〖名词〗 待漏院官廨名。唐朝已置。宋沿置,设于宫城左掖门南(《宋东京考》卷6《待漏院》)。为百官上朝前等候宫门开门之所。凡早朝,自宰执官以下,都得在四更鼓起身入皇城门,所谓“四更时,朝马动”。每人用白纸糊灯笼一枚,灯笼纸上写明官位,灯笼系上长柄举在马前,齐集于宫门前之待漏院,等候宫门开门,由东、西土閤门官呼叫报班,鱼贯而入。开宫门得视皇帝何时上朝,如大中祥符初,真宗皇帝“辰漏”(上午七时至九时)方上朝,致文武官员往往迟到。知班官、驱使官即将迟到官员登记上报。遇有风雨寒暑,官员怕苦多托病请假,一旦发现,御史台官即行弹劾(《朝野类要》卷1《待漏》、《长编》卷72乙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