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径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径流jìng liú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称为径流。1958年《新知识词典》:“除蒸发掉的以外,余下都参与了径流。沿地表运动的称为表面径流,渗入地下运动的称为地下径流。” 各种水流 各种水流沟里的流水:行潦 ☚ 水流 各种状态的水流 ☛ 径流runoff在大气降水以后,沿着流域的不同路径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按降水形态分为降雨径流和冰雪融水径流。按其形成及流经路径可分为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它是降雨、蓄积、散发、融化、渗透和渗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径流的度量单位有:流量Q(m3/s)、径流总量W (m3、亿m3)、径流深R(mm)、径流模数M〔m3/(s·km2)〕和径流系数α。 径流降水到达地面后,沿地面或地下向河流、湖泊或海洋汇集的水流。中国的河流,一般冬季(12~2月)是枯水季节。黄河以北河流冬季径流量只占年径流量的4%~6%,滇南、藏南、台湾冬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10%~12%。春季(3~5月)是南方径流逐渐增多时期。新疆塔城地区、长江与南岭之间的两湖盆地,春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30%~40%。夏季(6~8月)是全年中径流最丰富的季节。北方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0%~60%,南方占40%~50%。秋季(9~11月)是径流减少的季节,大部分地区秋季径流占全年径流的20%~30%。 径流 径流Jingliu大气降水扣除蒸发等损耗后,沿地表或地下运动的水流。沿地表运动称地表径流;沿地下运动称地下径流。按径流形成的水源条件,分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径流是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是引起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水体水情变化的直接因素。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水资源的重要特征值。如我国长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 793.5亿立方米,黄河为485.6亿立方米。 ☚ 流量 径流系数 ☛ 径流大气降水扣除损耗后,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按径流的途径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按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降雨径流、融雪径流。径流的形成与流域内的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有密切关系;其中气候是形成径流的主要因素。 径流见“地理”中的“径流”。 径流 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由地面和地下汇成河流后排出的全部水量,称径流。雨水降落后,除去一部分蒸发以外,一部分在地面上流动的雨水叫地面径流;另一部分雨水透过土壤孔隙向地下渗漏的现象,称下渗,这些渗漏到地下的水,就形成了所谓的地下水,地下水受到重力作用,沿地层表面流动的叫地下径流(又称潜流)。径流就是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总和。 ☚ 河川水文情势 径流调节 ☛ 径流run-off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