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虏将军 征虏将军武官名。汉代置。《宋书·百官志上》: “征虏将军,汉光武建武中,始以祭遵居之。” ☚ 征北将军 征西大将军 ☛ 征虏将军zhēng lǔ jiāng jūn杂号将军名,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弘农贼,破之。"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等皆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魏、晋和南朝宋为三品,北魏为从三品。明朝也置。参看《南朝宋汇要》、《魏书、官氏志》、《明汇要·职官·将军》。 征虏将军官名。东汉置为杂号将军,统兵出征。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 罢。北魏定为从三品。 征虏将军武官名。东汉时为杂号将军,建武中置,以祭遵为之。三国时魏吴均沿置,魏制秩第二品,景元中邓艾曾任此职;吴孙皎曾以护军校尉迁任此职。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齐时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以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五将军代旧征虏将军,秩第十六班。陈制同梁,五威将军秩第四品。北魏亦置征虏将军,用以褒赏勋庸,秩从三品。北齐以后无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