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影戏与戏曲的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影戏与戏曲的关系

影戏与戏曲的关系

皮影戏对现代戏曲剧种来言,其艺术影响力是巨大的。正像王国维认为的那样,影戏的存在“亦有助于戏剧之进步者也”。建国以来,新形成戏曲剧种中,就有15个剧种,是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和影响下产生的。这些剧种是:“唐剧”,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流行冀东地区,在冀东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唱腔、表演、剧目与皮影戏相同。“凌源影调戏”,辽宁省地方戏曲剧种,50年代运用皮影唱腔发展起来的剧种。“辽南戏”,辽宁省地方戏曲剧种,1956年在辽南皮影戏的基础上形成的,表演、唱腔与皮影戏相同。“陇剧”,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1959年由皮影陇东道情演变而成的新剧种,唱腔、表演,舞美风格和剧目,均与皮影同。“陇南影子腔”,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50年代末,在皮影戏唱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唱腔、曲牌、剧目多为皮影戏。“孝义皮腔”,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1958年由皮影戏发展而来。“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50年代末,先后由当地皮影戏发展而成,表演、唱腔、剧目与皮影戏相同。“华剧”、“阿宫腔”、“老腔”、“弦子戏”、“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在50年代先后由皮影戏演变成为新剧种,并在唱腔、表演、音乐、剧目上,保留了皮影的特点。陕西一省先后创建6个新剧种,都以皮影戏的唱腔、表演、音乐为主,所演大多是皮影戏的剧目,可见皮影艺术的影响面之大。在这15个新剧种中,除个别剧种代替了皮影,绝大多数地区的皮影戏,仍与新剧种共存,甚至较之更为活跃,这就更进一步说明皮影戏的艺术生命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在一些较大的剧种中,仍旧可以找到皮影艺术渗透的痕迹。如评戏在形成前夕,由于“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发艺术表现力”。就是大剧种京剧,在借鉴皮影艺术上,也是较为普遍的事情,如梅兰芳的《金针刺蟒》、程砚秋、尚小云的《琵琶缘》、杨小楼、孙毓堃的《莲花寺》、杨小楼与梅兰芳的《鄱阳湖》等戏,都是撷取了皮影的若干情节,补缀而成的。京剧《混元盒》、全本《硃痕记》、全本《金锁记》、全本《兰蕙奇冤》等戏,都是从皮影戏中吸取的艺术精华。京剧的许多名家都喜看皮影戏,如尚小云、高庆奎、梅兰芳、朱慧芳等常请影戏班到家演唱,有的名家如刘鸿升、郝寿臣等,都曾 “钻筒子” 唱过皮影戏,这种密切关系,无疑促进了剧种之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渗透。

☚ 影戏对其他艺术的影响   著名影戏艺人 ☛
000017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9:12